畫家吳漢傑的竹

       竹,是極平凡的,然而,竹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竹竿既是建築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祕,翠竹真不愧是“綠色的寶礦”。

        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種頑強不屈的品格,欣賞竹子剛直不阿自古的骨氣,欣賞竹子浩然正氣的氣節!宋朝蘇軾的詞句至今仍然朗朗上口“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至今,竹子和松、梅被譽爲“歲寒三友”,歷年競相爲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向往。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餘寒時,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凍土,脫下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雲天。暑來寒往,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艱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體現的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需要這種精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