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名著精彩片段分享(65-67)



分享人(65)小普陀


分享作品:《 西藏生死书 》读后感

第一次从西藏归来时,魂留在那里一部分无法带回,疯狂搜罗有关藏区的、佛教的各种书籍,呼唤灵魂归位。我知道我爱那里。

《西藏生死书》是最触动我的一本书,不是它的精妙语言,只因它的内容动人。我极其感激那时能遇到这本书,教我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对死亡,得以在不久后从父亲离去的过程中得以实践和体悟。

《西藏生死书》是锁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本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流传于世界,来到大陆也不算晚,学佛的人大概都知道它。

一本大红封套的关于死亡的书籍,与我们惯常的死亡黑截然不同,这种处理特别吊起了我的胃口,这个颜色大概也是此书阐释死亡的独特立意。

打开书,迎接你的是四行字:

愿此书能成为生者、

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

愿此书能对所有读者有所助益,

并引领他们迈向证悟的旅程。

那么,开始阅读吧。

那么,开始阅读吧。$

第一篇  生

第一章 在死亡的镜子中

就这样开始了,开篇便是生与死的关系,如此震撼,不得不翻回头看看目录。

第二篇 临终

第十一章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

第三篇 死亡与再生

地十七章 内在的光芒

第四篇 结论

第二十一章 共同的历程

好,你都明白了,这是一部将死亡的书,前所未有的认真对向死亡的导引。

前不久听一个医生说,我们如今的教育,都是死死抓牢生命、与命运搏斗的教育,唯独缺少死亡教育,尤其孩子是不能触及死亡的。人人要面对死亡这个事实,却人人避讳谈及。因此病人都是执着地与死搏斗,最终都痛苦不甘地离去。我想医生们的职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见证了死亡的力量,以及回天的无力吧。我们不得不思考就我们的能力所能做得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本书恰恰弥补上了这一课。这一课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没有走神,没有吃零食听音乐,只是读得疲惫时会打个哈欠,然后返回去重读。

作者那样平静地讲述死亡,讲死生死的必然,并将在后面指明了死去的通道,不管你是否佛徒,是否理性或迷信,请放下你所有的执念,慢慢跟随他的引领,渐渐认识死亡,渐渐接近死亡,它不再可怕不再令人恐惧。

我们不在这里讲佛,只在这里讲如何平静地面对死亡,正视这个不能逃避的必然,同时学习如何帮助濒死者度过这个艰难期。

如果你将之看成终点,大部分人是无法坦然接受的,很多人会说一了百了,那只是活人的自我安慰,于是,此书告诉你,那不是终点,是个起点,你轮回的起点,你去往下个旅程的通道正在等着你呢。我不由得对号上了周易的“否极泰来”,周而复始,日月星辰等等,好的,我们信了,这是个自然规律,那么信了就接受了吗?恐怕没有吧,所以越是接近死亡越是挣扎求生,害怕恐惧,因为你不信,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我相信你并没有看进去我写了什么,除非你看了这部书。这部书是一本心理疗法,治疗死亡恐惧症的疗法,他说,有一条通道在等着你,将你送往新的旅程,你会无比舒适地走在上面,从未有过的舒适幸福,但你还要面临考验,请不要被绚烂的光影迷惑,不要跟随那种美丽的诱惑,你要继续走下去,才能走到你的新生。那么如何对美丽的诱惑视而不见呢,那要看你此生的修为了,此生的修练是你平静地走进幸福通道的保证。这便是佛家在导引你首先作为生者要获得内心的平静,练就向死而生的豁达心态。

说的我都渴望去印证那个新的起点了。不过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慢慢来吧,将心归于无限宽容,归于无限善意。

好了,唯心论到此。那么我们看看,这部书的显示意义吧。

我认为最有现实意义的,最接近生活,最可实施的就是临终关怀。都写在“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里。

我度过此书后,经历了父亲的死亡过程。在那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不断地抚慰他,用各种办法减轻他的痛苦,但,我知道,最重要的是陪伴、倾听和一起谈论死亡。

在一个周六,他几乎一天都在说话,我们谈话。他问我如果重新选择专业,是不是要选择文学,我说不是,是心理学,他稍稍吃惊。然后轮到我问他,他说要选择一个工科,埋头安静地做一件具体的事。我问他是不是对此生不满?他沉默回答,最后扭头慈祥地看我一眼。

当他谈到财产,我让他相信家里绝对不会因此起争执。他谈到骨灰安放,我说完全同意他的想法。

又一天,他更糊涂了,把我当成母亲抱了很久,然后突然明白过来,叹了一句:“我可怜的小姑娘。”他私下里常这样叫,不管我多老都会这样吧。

昏迷不久,父亲很快就走了。眼泪是自己流下来的,像洗脸一样,但是心中很平静,只对他说:“快走,不要回头,不要入梦,去做神仙吧。”

这是我对临终关怀的一点点认识,与之共同面对死亡,不抵抗,不做医疗上的过多打扰,使之获取平静,安详离去,就是书中学到的。非常有用,对死者对生者同样适用。

之后,我又去过几次临终关怀医院,那里住着因各种疾病无法治疗或者无力治疗的病人。见到他们,我更加明确,临终者需要的是陪伴和倾听,如果你能够理解当然更好。他们什么都明白,不需要无意义的安慰。

有个女人,年轻时在工厂浴室跌断了 脖子,躺了几十年,如今脏器均已衰竭。我站在她的床前,

她问我:“你多高?”

我说:“1米6.”

她说:“那你可不高,我1米63,比你高。”

我笑着说:“我算矮个。”

她也笑了,说:“我18岁时1米63,要是没摔,没准还能长呢。”

她让我画副画挂她床头,那里已经挂了很多画,她说:“你画副大海吧,我没见过大海。”

我给她看手机里我拍的海和沙滩,她边看边惊叹。她一点也不悲哀,她的悲哀早已给了几十年前。

还有个老兵,没有双腿,我静静地听他骂了两个小时,骂各种事情各种人,但他不骂不来看他的儿子。带上你足够的耐心和善意,去倾听,获得你不能预料安心。

回到书里,讲到死亡通道、中阴身、轮回等,全部依你生时的修为而定,因此生者要早早做死亡的功课。

上师死去前,几天不吃饭,肠胃清洁,身心愉悦,疼痛并不能抹去他脸上的笑意,他等待着。他说你们都出去,过一会再进来,身边的人退去,留他独自与死亡接轨,他用一生做好了死亡的准备。我也想这样。

好了,《西藏生死书》,自由取舍。



分享人(66)月华笼露华


名著:海明威《老人与海》

节选:

“我是中午把它钓上的,”他说。“可我始终还没见过它。”

他在钓上这鱼以前,早把草帽拉下,紧扣在脑门上,这时勒得他的前额好痛。他还觉得口渴,便双膝跪下,小心不让扯动钓索,尽量朝船头爬去,伸手去取水瓶。他打开瓶盖,喝了一点儿。然后靠在船头上休息。他坐在从桅座上拔下的绕着帆的桅杆上,竭力不去想什么,只顾熬下去。

随后他回头一望,陆地已没有一丝踪影了。这没有关系,他想。我总能凭着哈瓦那的灯火回港的。太阳下去还有两个钟点,也许不到那时鱼就会浮上来。如果它不上来,也许会随着月出浮上来。如果它不这样干,也许会随着日出浮上来。我手脚没有抽筋,我感到身强力壮。是它的嘴给钓住了啊。不过拉力这样大,该是条多大的鱼啊。它的嘴准是死死地咬住了那钢丝钓钩。但愿能看到它。但愿能知道我这对手是什么样儿的,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老人凭着观察天上的星斗,看出那鱼那一夜始终没有改变它的路线和方向。太阳下去后,天气转凉了,老人的背脊、胳膊和衰老的腿上的汗水都干了,感到发冷。白天里,他曾把盖在鱼饵匣上的麻袋取下,摊在阳光里晒干。太阳下去后,他把麻袋系在脖子上,让它披在背上,并且小心地把它塞在如今正挂在肩上的钓索下面。有麻袋垫着钓索,他发现可以弯身向前靠在船头上,这样简直可说很舒服了。这姿势实在只能说是多少叫人好受一点儿,可是他自以为简直可说很舒服了。

我拿它一点没办法,它也拿我一点没办法,他想。只要它老是这样干下去,就是如此。

他有一回站起身来,隔着船舷撒尿,然后擡眼望着星斗,核对他的航向。钓索从他肩上一直钻进水里,看来像一道磷光。鱼和船此刻行动放慢了,哈瓦那的灯火也不大辉煌,他于是明白,海流准是在把他们双方带向东方。如果我就此看不见哈瓦那炫目的灯光,我们一定是到了更东的地方,他想。因为,如果这鱼的路线没有改变,我准会好几个钟点看得见灯光。不知今天的棒球大联赛结果如何,他想。干这行当有台收音机才美哪。接着他想,老是惦记着这玩意儿。想想你正在干的事情吧。你哪能干蠢事啊。

然后他说出声来,“但愿男孩在就好了。可以帮帮我,让他见识见识这种光景。”

谁也不该上了年纪独个儿待着,他想。不过这也是避免不了的。为了保养体力,我一定要记住趁金枪鱼没坏时就吃。

摘自:《老人与海》 — 〔美〕海明威

分享者感言:

第一次读这部作品还是儿时,被老爸逼着读了很多名著。这次在豆阅上重温了下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老人与海》版本,依然觉得激励人心。

书中有一段话像是写给我们这些写手的: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我们在写作中,常会碰到瓶颈,写作道路上也无比孤独。我们必须有比较强的抗击打能力,就像老人一个人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我们要视每次拒稿都是对我们作品的敲打,勇敢前行,不害怕从头来过。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写作技巧,来吸引读者的阅读。从构思到作品成型,我们必须在每一份修改稿里练习自己的笔力,从失败里练习坚韧。

这是我喜欢《老人与海》的理由,如果有一部作品可以激发我的斗志,那一定是这部作品。想像自己在大海里,能否生存下来,有没有勇气面对鲨鱼或更多的困难。

以上是月儿的分享,感谢大家阅读^_^



分享人(67):苏格垫底


据说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在看卡夫卡的作品时咯咯地笑了,有个文学评论家就感到不忿,他认为卡夫卡的作品那么深刻,反映的主题那么宏大,对人性的批判那么尖锐,荒诞的文字里透露更多的是无奈与悲苦,人怎么可能看了发笑呢?

但据女孩子说,她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对于其它,她没有考虑那么多。那么问题来了,文学评论家和女孩子谁说得对呢?

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多维度的,是经得起多重解读的,人们把它拿来读,你读你的,我读我的,各取所需,孰对孰错,这个真没办法考量。

小女孩读卡夫卡觉得好玩,你不能说她错,文学评论家整出一大堆理论,也不见得深刻到哪里去,况且文学作品一定要深刻吗?我看就未必。

我想作家写作品的时候也不会拿深刻来说事儿,他也许就是觉得好玩。王小波就说过:文章首先应该是有趣,其它的管他妈的。叶圣陶也说:写文章就是好好说话。你看,两个文学家都没把写文章说得很高深,都认为写文章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儿,非要板着脸来训人,把文章整得比黑格尔还难读,我看就没必要。

我读《生死疲劳》其实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读的,莫言有很多书可读,但我读过的就这一本,我之所以要读它,就是我觉得他写得好玩。不是用人的视角而是用动物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我想肯定会有很多乐子。

《生死疲劳》讲的是一个转世的故事,大地主西门闹在那个特殊时期被贫下中农给法办了,一缕冤魂不散,跑到阎王那里去喊冤,阎王许他托世成人,但每次都诳他,结果他先后经历了驴道、牛道、猪道、狗道,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头儿。通过这几道轮回,小说讲述了土改以来的人们的生活变迁。

网上是这么介绍《生死疲劳》的,说它: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顽强倒是有,乐观也许看到了。至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我觉得还是历史大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有一个关于异化的理论,这个被西方哲学家给继承了,我也觉得有理。咱们人啊!确实是容易被异化的动物,能异化我们的东西太多,物质、制度、文化,甚至是父母都可能异化我们,但异化来异化去,其实最终还是要归到人性那里。我认为任何违揹人性的建设,不论说得多么高大上,其实都是异化我们的祸首。

书中有一节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合作社期间那个固执的单干户蓝脸,据作家说,这是有原型的,是他们村里的人。蓝脸固执地不加入合作社,以至于众叛亲离,连儿子都差一点儿把他打入黑五类,挨批自然是没少挨,但是他就是不想合伙干,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连亲兄弟都要分家,人怎么能合得起来?”这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我因而悟到,其实所有的异化最终起作用的机理还是人性,蓝脸之所以固执,是因为他觉得他是对的,而他之所以觉得他是对的,就在于他握住了人性。制度如过是反人性的,我觉得就不是好制度。

《生死疲劳》中的人一个比一个轴,一个比一个执,每个人都固执于自己的存在,从自己的视野里打量别人。《生死疲劳》的六道轮回是借用了佛家的概念,我想作者要表现每个人的“执”估计也借用了佛学的概念,而我们之所以“执”,是因为外在的东西对我们的异化,不过说白了,还是你心里的小九九起作用。

性欲、控制欲、满足欲、权力欲,一切的一切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被我们放在了人性的箱子里,一旦打开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群体无意识”,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但是当你真正面临决择时,我觉得还是得想想你是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不是懂得最起码的伦理恕道,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让我想起了我正在读的《百年孤独》,里面讲了一个故事,小儿子阿尔卡蒂奥成了革命的头子,满足了自己的权力欲,今天整这个,明天整那个,结果整到他哥哥的老丈人头上了,被他妈妈打了一顿了事。等到最后他受刑时,他才突然醒悟,原来他一直深爱着他的家人。无异,他到最后选择了对人性的回归。

我想,莫言一定读过《百年孤独》,他们故事里的叙事手法是如此相像,读起来又都是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充满了一种原始的野性美,充满了对自己母体文化的认同和追寻。

也难怪,谁让他们两位都是诺奖得主呢,读书嘛!还是要读文豪的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