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太多,看的太透很痛苦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时朋友说了一句: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想的太明白,看的太透,所以活的很痛苦。

我想,思想通透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可以利用价值,提高情商,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可一世。有人则会因看不惯种种行为把自己躲避在角落,做个被时代拖着行走的旁观者。这是两种状态,一种是一直在做高姿态的拒绝,另一种是一直在用低姿态的躲避。


这世界分三种人,一种人想的一塌糊涂,但很知足,满足于现状,虽然生活看起来也不容易,但终归会活的满足而实际。第二种人想的明白,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来路艰难,那种专注力已经无暇让自己感受任何情绪,包括快乐和痛苦。

夹在中间的人最焦虑。看似什么都明白,却不肯实际做事,想要实际一些,却一直不肯低下头。用错了自命清高,却一条路跑到黑。瞻前顾后,想用实际行动带给自己美好,做起来发现每件事都太过普通单调。

然而生命的绚烂就是无数个努力的普通瞬间共同编织的,再美的烟花。拆开来看,也是一团不起眼,甚至让人招致反感的火药。


那么这种状态表面上源自哪里呢?

可能是前浪构建的社会繁华,和自己20多年的经历共同完成的。

讲的明白点,前人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带给年轻人聪明的大脑,广阔的知识,获取阶级差异最直接的方式,却一直加大其中的困难,将他们牢牢的挡在繁华门外。

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屈从命运,只剩极少数人扔妄想胜天半子。其实天意本不存在,所谓的天意难违,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群人共同决定的有利于当前时代发展的一种方向,只是它有时候会牺牲一个人,有时候会牺牲一代人。

由于20多年的阅历不同,不同人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追求,对追求的勇气有不同的力度。他们对自己的方向会在某个瞬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也会在后来选择短期或者永远的放弃。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经历中总结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当自己明白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做的时候,发现努力的程度始终不足以让自己完成梦想,或者现实的残酷一直拍打着自己的热情,没有收获的久而久之,焦虑就来了。

我们会想为什么别人会成功,为什么很多人不需要去成功,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天分,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努力。最重要的是,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何做起。他们会想的很多,用来实现自己的时间就少了。


假如一个人不管理想多么远大,看似不切实际,却又具体做事,终究是有所收获的。然而活在精神世界的人,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性格惰性,就会活的虚无缥缈。

这种年轻人大都经历繁华又不想甘于平凡,目光远大却又毫无资本,有心去学习却总感到无力。不是社会让他们浮躁,而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

这种状态就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做的究竟有没有用,怀疑自己会不会成功,害怕自己丢下一切转身回头输不起,害怕世俗冷漠的眼光。其实,还是自己不够坚强。焦虑的人,从持续焦虑的那一刻起,人生就已经输了。

心怀浪漫的同时,还要脚踩大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