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名著精彩片段分享(71-72)

分享人(71)背上心爱的小书包


分享作品:严歌苓《穗子》-童年篇的部分

分享片段1 ——“我做过这样的梦:我和童年的自己并存,我在画面外观察画面中童年或少年的自己,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颦一笑;她或者聪慧,或者愚蠢可笑。当童年的我开始犯错误时,我在画面外干着急,想提醒她,纠正她,作为一个过来人,告诉她那样会招致伤害,而我却无法和她沟通,干涉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把一件荒唐事越做越荒唐。”

或许长大的我们回忆小时候的自己,总觉得那时候太傻。一些很小的的事,却放在心里很久。出过的丑,其实很少会有人记得,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是稚嫩的过去,但未来自己终会趋于成熟。

分享片段2 ——“外婆对大吵大闹嚷嚷“封建”的穗子说:“腊姐回家圆房去,是好事情,你闹什么?”穗子对着腊姐的大——一个红脸汉子说:“朱依锦说腊姐是个人才,朱依锦,你知道吗?”腊姐的大摇摇头,像对小姑奶奶那样谦恭地笑笑。穗子说:“你什么也不懂,就是一脑瓜子封建!”外公说:“穗子没礼貌。”穗子尖叫:“我就没礼貌!”外婆说:“背那么多古文背哪去了?学这么野蛮。”穗子又尖叫:“我就野蛮!反正腊姐不是你家童养媳!腊姐是我的丫鬟!我要她去学唱戏!”穗子在张牙舞爪时,腊姐一声不吭地收拾东西,样子乖极了。”

穗子虽然把腊姐当做丫鬟,但其实更像是她的玩伴,当腊姐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时,穗子也是全力支持,可当这份喜爱将要被摧毁时,穗子据理力争。这里的穗子或许表现出的是腊姐真实的内心,但腊姐却极其冷静,可能她觉得“封建”环境下的自己,反抗不了。

分享片段3 ——“外公说:“你们夫妻俩的心思我有数,我知道你们良心喂了狗,不过我都原谅。现在哪里的人不把良心去喂狗?不去喂狗,良心也随屎拉出去了。”

    穗子爸、妈脸红一阵,白一阵。

    外公把咸蛋黄搛到穗子碗里,自己吃咸蛋白,穗子妈说:“光吃蛋黄,还得了?”

    外公说:“那是她福分。你要想吃,我还没得给你吃呢。穗子,你吃,跟外公有一日福享,就享。明个你走了,一个蛋就是没蛋白,净蛋黄,外公吃了,有什么口味?”

    穗子听到此处,明白外公从头到尾全清楚。”

分享片段4 ——“穗子求外公给黑影上药,外公默默地照办了。穗子又求外公给黑影喂食,外公也没有斥她说:“有屁的用!”他叫她把黑影抱到亮处,他用勺柄将一点稀粥送到它嘴里。每次它一个战栗,粥随着就从它嘴角流出来。它睁开琥珀大眼,看一下外公和穗子。到了第三天黄昏,黑影身上出现了第一批蛆虫。”

作者关于穗子童年的笔墨大多是与外公有关,尽管不是亲外公,可胜似亲的,外公对穗子的好,文字之中尽显。就像黑影起初外公并没有太上心,而穗子对它的欢喜(又或者是想要它的陪伴)让外公也开始呵护这只黑猫。

外婆在世的时候,父母还能通过外婆和外公联系,可外婆去世后,这种通过纽带维持的关系好像断裂了,外公与穗子,父亲与母亲,像是隔着一堵墙,只有偶尔通过穗子联系一下。

最后外公还是自己一个人去世,而他心心念念的只有穗子。



分享人(72)待花解语


分享作品:路遥《人生》第一章

各位家人,大家晚上好。今晚我给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对路遥《人生》第一章的一点感想。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创业史》

路遥视柳青为文学偶像和精神导师。在《人生》开篇之前,路遥引用了柳青这样一段话。我想不仅是为点开这部小说所想表达的思想,同样也是向自己文学偶像柳青的致敬吧。

我个人觉得柳青这段话引用在路遥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路遥年轻的时候生活道路就已经是曲折不堪了。政治上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仕途失败,事业上为了自己的初恋女友把唯一进入“事业单位”的名额让了出去,个人生活上就是初恋女友最后向他提出分手——路遥失恋了。

人生的道路上,紧要的几步,走错一步就会影响自己一个时期,甚至是一生。

路遥年轻的时候“走错”了几步,但同时也把握住了一些要紧的步子。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路遥。

《人生》开头的第一段和《平凡的世界》开头第一段一样,都是首先交代故事的时间背景。在我看来,唯一不同的是,《人生》的开头第一段我想写起来肯定不会像《平凡的世界》开头那样让路遥抓狂纠结吧。

《平凡的世界》开头第一段短短的一百多字就整整写了三天才完成,而《人生》这部十三万字的作品,路遥只花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

路遥的作品擅长用环境描写来预示人物的命运和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生》也不例外。

“……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个大雷雨是什么呢?后面我们自然就会读到,原来是高加林小学教师的身份被人给代替了。而且这场大雷雨的变化过程,始终都穿插在整个第一章的故事中直到结束。

人物相貌的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都是能够传神的。读者,其实认真读完第一章就足以发现。

而其中人物的行为变化描写我觉得更有意思。

比如加林老父亲高玉德,得知儿子“铁饭碗”被高明楼儿子给抢了之后。从开始的无声,到愤怒抱怨,接着是哭泣,最后作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我们本以为他会想出什么好的法子来报复高明楼。但不是,结果是他要加林妈主动而又不要被人发现去讨好一个他憎恨的人。

这是讽刺,也是一种无奈,甚至在一些“老谋深算”人的世界观里这更是一种大智慧。这样结果,其实也完全合理。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吗。或许我们当中自己的父辈也在这个队伍之中呢。

高加林是有骨气的,做出了鱼死网破的架势。但是面对父母的阻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我想起了文友莫鱼的小说《牛》当中的主人公。是的,你无能为力。

这也告诉了读者,当我们无力抗争,无法改变一件事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强大自己!

一个人是这样的,我想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