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5——家長要戒除的4種表現

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表現,不要因爲自己而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1. 家長是急性子

急迫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學着家長說出情緒焦躁的話。雖然家長只是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及家事上更有效率,但是這樣急切的心理容易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

這樣一來,一旦孩子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耐着性子去解決,而是先發一通脾氣再說。


2. 考慮事情過於長遠

當然,眼光長遠一些並非壞事,但是眼光長遠並不代表可以跳過現在。如果孩子長期被這樣的價值觀所教導,那麼將難以享受和滿足現有的一切,自然也就無法培養起足夠的專注力。


3. 過度放任孩子

過度的自由和放任,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有害無益。由於現在家長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在把孩子接回家之後,很多人的辦法就是打開電視給孩子看,或讓孩子自行從事所喜歡的活動。

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會養成一回家就開電視的習慣。由於沒有家長在旁邊引導和督促,專注力的培養也就很難有好的效果。


4. 常常打擾孩子

可能是出於好玩的心態,當孩子很專心地做自己的遊戲或其他活動時,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突然跟孩子鬧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行爲。

如果家長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那麼當孩子在很專注地遊戲或看書時,家長最好不要馬上打斷孩子的行爲,而應採用預告的方式。

比如家長已經和孩子約好,看書可以看到幾點,在時間期限到來之前的5~10分鐘,就可以先提醒孩子時間快到了。除了口頭提醒外,家長還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鈴鐺、鬧鐘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