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矇蔽了愛?

閱讀筆記《非暴力溝通》第二章


01  金句摘錄

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裏見你。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

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含着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在我們的社會中,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有一個想法有關,有些行爲值得獎勵,而另一些行爲必須懲罰。這種想法通過“應當”這個詞得到了體現。

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異化的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體會心中的愛。

道德評判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將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看作是不道德或邪惡的。

進行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矇蔽對人,對己的愛意。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爲的責任意識。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的暴力根源都是如此。

02 閱讀感受

以往閱讀就是看,今天的閱讀是讀出來的。

這本書裏每句話都是精華,沒有多餘的廢話,所以讀出來感覺更加深刻。

文章中說到推卸責任時的“不得不”,道德評判的“應當”,以及比較,用各種方式去強迫他人,這些都是阻礙我們連接自己和他人需求的原因。

原來我心裏,對自己和他人有那麼多的評判和推卸責任,這大概就是一直以來找不到自我的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今年六月開始工作時,我覺得自己應該是可以在三個月時間做到比較優秀,當結果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時,我很難過,有幾次都j潰大哭。

現在想想自己給自己的要求過於高,老公帶我,對來老公也過去各種要求。

03閱讀思考

是什麼矇蔽了愛?自己怎麼愛自己?

對自己負責

少用不得不,應該這類的詞彙。這些都是異化的溝通方式。一樣的事情,換個看法,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收穫。

04閱讀之後的行動

減少不得不,和應當的表達方式。換成,我選擇做什麼,是因爲什麼原因。

只做這一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