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差,總是忘記,這樣的讀書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現在的記憶力超級差。

差到什麼程度呢?

看個驗證碼,有時候都需要多次。而對過去所說的有些話、所做的有些事,我的遺忘是徹底的,當有人再次提及時,我竟然沒有任何的痕跡殘留與片段記憶,好像真的沒有說過、做過似的。

讀書也一樣。

讀完書的一個章節,再讀下一個章節時,發現已遺忘了上一節,再過段時間,發現整本書都遺忘了,還有更糟糕的,連之前是否度過此本書都記不清了。這讓我想到了費玉清買房。

費玉清愛買房在娛樂圈已是公開的祕密。據說,有一次,費玉清看中了一套房,就安排助理聯繫看能否買下來,結果一打聽發現,這套房其實就是費玉清自己的。

我想,記憶力差的不止費玉清和我,應該還大有人在。那像這種記憶力差,總是忘記的讀書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覺得是有意義的。

讀書是一個提升認知的過程,讀書是一個開拓視野的過程,而對於是否能記憶書中的內容,或許重要,或許根本就不重要。

或許你忘記了本書的內容,但你卻在不自覺中提升了認知。

在讀易中天的《中國的男人和女人》《閒話中國人》這兩本書時,書中闡述的某些現象與因由讓我興奮、激動,貌似發現了“新大陸”,而現在,書本的內容,我已遺忘乾淨,諷刺的是,我還不止讀過一次。但我卻獲得了一個認知: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內核,一個是“羣體意識”,一個是“個人意識”。

真是醍醐灌頂,如夢方醒。

我瞬間就明白了魯迅曾經說過的一個現象,在街上隨便吐一口痰,然後兩個人圍着看,接着就會有第三個人也來圍着看,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來圍着看,而這些圍着看的人根本不清楚大家在看什麼,爲什麼會這樣?因爲中國的文化內核是羣體意識,既然大家都好奇地圍着看,肯定有其好奇的地方。

我也瞬間明白了“棱鏡門”的主角愛德華·斯諾登叛逃後,他的父親還可以在國內高呼支持他的兒子,竟沒有任何事。這事要是擱在中國,家族中出現了叛國者,莫說支持,整個家族都會蒙羞,真是家門不幸,出現了敗類,都沒臉去見列祖列宗,其實是沒臉見鬼

這其實也好理解,基於個人意識的文化內核,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有叛逃的自由,我有支持的自由,哪怕親如父子,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基於羣體意識的文化內核,每個人只是這個羣體的一員,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個人的榮辱成敗關係着這個集體的榮辱成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關於“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的優劣好壞,有機會單獨寫篇文章討論,這裏不再延伸討論。)

內容雖已遺忘,但這認知卻一直印在我的腦子裏,受益匪淺。

或許你忘記了本書的內容,但你卻在無意識中拓展了視野。

視野,不是你努力了就行,低質量的勤奮也拓展不了你的視野。

視野,往往是和格局捆綁在一起的,要有大格局高視野。如果你有條件能經常、或有機會混紮在具有“大格局、高視野”的所謂“大佬”的人際圈,你自然更有機會受他們的“大格局”和“高視野”的薰陶而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視野”,但具有這樣的條件、或者能把握這樣的機會的人,我想肯定不會太多。

最終能跑多遠,取決於你的起點、加速度和持續時間。你決定不了你的起點,但你卻能左右你的發力,即使行動慢如烏龜,只要不懈怠,能持之以恆,超越兔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堅持讀書恰是能給你提供充沛的動力和持續的時間,也是一種低成本、高可行的方式。

正如上圖所示,我們周圍有層層不同高度的牆擋住了視野,而想要看得遠,就要站得高。人身體支撐的高度是有限的,而書本墊起的高度卻是無限。

所以,不要以爲自己的記憶力差,總是忘記,就覺得這樣的讀書是沒有意義的。對於是否能記憶書中的內容,或許重要,或許根本就不重要。

讀書是一個享受孤獨的過程。

讀書是一個豐富思維的過程。

讀書是一個恬靜心靈的過程。

讀書是一個昇華自我的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