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差,总是忘记,这样的读书到底有没有意义?

我现在的记忆力超级差。

差到什么程度呢?

看个验证码,有时候都需要多次。而对过去所说的有些话、所做的有些事,我的遗忘是彻底的,当有人再次提及时,我竟然没有任何的痕迹残留与片段记忆,好像真的没有说过、做过似的。

读书也一样。

读完书的一个章节,再读下一个章节时,发现已遗忘了上一节,再过段时间,发现整本书都遗忘了,还有更糟糕的,连之前是否度过此本书都记不清了。这让我想到了费玉清买房。

费玉清爱买房在娱乐圈已是公开的秘密。据说,有一次,费玉清看中了一套房,就安排助理联系看能否买下来,结果一打听发现,这套房其实就是费玉清自己的。

我想,记忆力差的不止费玉清和我,应该还大有人在。那像这种记忆力差,总是忘记的读书到底有没有意义?

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读书是一个提升认知的过程,读书是一个开拓视野的过程,而对于是否能记忆书中的内容,或许重要,或许根本就不重要。

或许你忘记了本书的内容,但你却在不自觉中提升了认知。

在读易中天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闲话中国人》这两本书时,书中阐述的某些现象与因由让我兴奋、激动,貌似发现了“新大陆”,而现在,书本的内容,我已遗忘干净,讽刺的是,我还不止读过一次。但我却获得了一个认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核,一个是“群体意识”,一个是“个人意识”。

真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

我瞬间就明白了鲁迅曾经说过的一个现象,在街上随便吐一口痰,然后两个人围着看,接着就会有第三个人也来围着看,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来围着看,而这些围着看的人根本不清楚大家在看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的文化内核是群体意识,既然大家都好奇地围着看,肯定有其好奇的地方。

我也瞬间明白了“棱镜门”的主角爱德华·斯诺登叛逃后,他的父亲还可以在国内高呼支持他的儿子,竟没有任何事。这事要是搁在中国,家族中出现了叛国者,莫说支持,整个家族都会蒙羞,真是家门不幸,出现了败类,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其实是没脸见鬼

这其实也好理解,基于个人意识的文化内核,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有叛逃的自由,我有支持的自由,哪怕亲如父子,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基于群体意识的文化内核,每个人只是这个群体的一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个人的荣辱成败关系着这个集体的荣辱成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于“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优劣好坏,有机会单独写篇文章讨论,这里不再延伸讨论。)

内容虽已遗忘,但这认知却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受益匪浅。

或许你忘记了本书的内容,但你却在无意识中拓展了视野。

视野,不是你努力了就行,低质量的勤奋也拓展不了你的视野。

视野,往往是和格局捆绑在一起的,要有大格局高视野。如果你有条件能经常、或有机会混扎在具有“大格局、高视野”的所谓“大佬”的人际圈,你自然更有机会受他们的“大格局”和“高视野”的薰陶而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视野”,但具有这样的条件、或者能把握这样的机会的人,我想肯定不会太多。

最终能跑多远,取决于你的起点、加速度和持续时间。你决定不了你的起点,但你却能左右你的发力,即使行动慢如乌龟,只要不懈怠,能持之以恒,超越兔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坚持读书恰是能给你提供充沛的动力和持续的时间,也是一种低成本、高可行的方式。

正如上图所示,我们周围有层层不同高度的墙挡住了视野,而想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人身体支撑的高度是有限的,而书本垫起的高度却是无限。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差,总是忘记,就觉得这样的读书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是否能记忆书中的内容,或许重要,或许根本就不重要。

读书是一个享受孤独的过程。

读书是一个丰富思维的过程。

读书是一个恬静心灵的过程。

读书是一个升华自我的过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