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很精彩》第一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

要論起農民起義領袖,我最欣賞的應該是黃巢。

而認識他首先是因爲他寫的兩首詩。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後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不知道他爲什麼能把文人筆下美麗的鮮花寫的如此有殺氣,但我卻知道黃巢在看見菊花的時候一定滿眼都是黃色。

金黃色!

那是帝王才匹配的顏色!

許多年以後,他終於黃袍加身,坐着金黃色的銅車駛進了大唐王朝的首都——長安。

這一刻,雖然已是冬天,但我想他心中的菊花早已盛開!

可菊花畢竟只是花,它會燦爛的綻放,也會無情的凋零。

當後來起義失敗,他揮刀自刎的時候。他是否會後悔走向了這條不歸路。。。。。

就算現在我們看來,黃巢都不應該選擇這條路。與衆多的起義領袖不同,黃巢不是因爲生活不下去才揭竿起義的,他的家庭很富有,甚至可以說他就是現在說的富N代。

只所以加個N,是因爲史書中記載,他家世代爲鹽商,富有資財,到他這一輩不知道是富了幾代了。

你說你一個富家子弟,好好讀書好好玩就得了,何必去冒殺頭危險去造反呢?

其實不是我們不理解黃巢,是因爲我們不理解“追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每個層次的人追求的目標會有不同。我們普通人追求的是黃巢當時的生活,但黃巢的追求肯定有更大的目標。

他的目標是通過科舉進入官場!

這也可以理解,雖然鹽商富甲一方,但古代的商人地位很低,而且販私鹽就是殺頭的罪,太不安全。黃巢想改變,就只有科舉這一條路。

而且黃巢還真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他不但文才好,而且頗有口才,更擅長擊劍齊射,這要放到現在,絕對的五好學生。

有了這個目標,黃巢就開始了他屢敗屢戰的科舉生涯。

可惜,他正趕上唐朝後期,當時官場腐敗,科舉試場更是被門閥子弟。官宦世家所壟斷。普通人想通過科舉扭轉命運,變得非常困難。

在《新唐書·選舉志》中就曾寫到“進士科當之晚節,尤爲浮薄世所共患!”

科舉作爲一個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竟然成爲當朝權貴互相依附,結朋結黨的工具。這是一個王朝氣數已盡的象徵!

不久,他們就會爲此付出代價!

事有因果,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可想而知,黃巢的科舉之路最終走入了死路。

在最後一次科舉失敗後,黃巢寫下了那首“不第後賦菊”。

去他孃的,老子不考了。反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