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需要績效評估

一、以前的理解:

績效評估是領導手裏的“胡蘿蔔和大棒”,用這個工具去“驅動”下面的員工幹活、讓大家的行爲去滿足他的“要求”。沒有這個工具,手下的人就不會“聽命於我”了。這裏有一個根本的假設:員工需要更多的“外在驅動力”,而真相是這樣的“胡蘿蔔和大棒”看起來往往不那麼有效,反而會成爲一個系統中的卡點,在過去的團隊工作中,每個月去做績效評估的時候,都感覺到非常的痛苦。

羅伯.勒波與蘭迪.斯皮策在他們合著的《責任》一書中寫道:“績效評估我常會摧毀人的精神狀態,30分鐘的評估會談可以將一個原本充滿活力、高度負責的員工變成一個士氣低落、漠不關心,甚至開始尋找新工作的局外人... ...”,大多數績效評估體系只不過是一種評判和控制,因此,這些體系根本無法真正低起到作用。

二、當下的理解:

1、自我評估:階段性的回顧和反思,看見這一階段自己的工作給系統創造的價值,看到系統的需要。同時去更清晰 自己的北極星、系統的北極星,幫助個人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2、同濟評估:“真誠的反饋會讓我們充滿活力:從身邊同事的反饋中,能夠對我們自己所做的貢獻進行更有意義的反思;我們越能打開自己,就能邀請到我們反饋的夥伴做到同等的開放。”

給同伴的反饋:用“我”的語言來分享,說出自己是如何因爲他的言行而備受鼓勵和感動;或者體驗到了困惑、傷害、挫折與憤怒,這樣的反饋就是場共同的探尋;我們向對方提供了一個窺視他人內心世界的窗口,以幫助他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的行爲造成的影響。在這個點上,我看到之前在羣裏,對於衛哲和邱進是否能夠繼續參加品藏下一個階段的陪伴,因爲當時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向外的,關注點在他們的身上。所以,我沒有辦法給出中正的反饋,在讀這段文字時,會有一些清晰的感受。

3、團隊績效評估: 當人們在追求有意義的目標,並有決策權,還擁有實現目標所需的資源時,他們不需要別人搖旗吶喊,也不需要雄心勃勃的目標。

團隊作爲一個整體,個人、團隊、系統(包含客戶),所有人一起對齊我們的目標(前行的方向,我們的北極星)。

通過績效評估,從客戶的反饋中,看到團隊作爲一個整體,我們當前在哪裏?客戶的需要在哪裏?找到差距和清晰客戶當前的需要,及時調整,及時糾偏。

我們是一個整體,鮮活的生命,我們共同來感知和確定下一步要行進的方向。

三、更多的探索:

績效評估的內容:除了工作績效,我們還可以融入:希望、夢想、恐懼、渴望、生命的意義。

我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是什麼?

我們獨特的天賦是什麼?

是什麼讓我們躊躇不前?

又是什麼能幫助我們更勇敢的聽從生命的召喚?

總結:通過績效評估,自評、同儕評估、客戶的評估,能夠幫助團隊裏的每一位成員看到自己在這個團隊的價值和現狀,不斷清晰自己的初心和系統北極星,幫助個體及時進行糾偏、去看見每個人的獨一無二、發現每個人的天賦,讓我們從彼此真誠的分享和反饋中拿到前行的力量。同時,也能夠讓團隊作爲一個生命體,共同看見我們的北極星和前行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