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說

下班回來的比較晚,記得是晚上九點多進門,開始解決白天的遺留問題,當我打開電腦的時候,問題開始接踵而至,前邊的幾個問題是阻塞性的,不可躲避的,理論上是沒有替代方案的,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了這裏。

第一個問題解決後,第二個問題是因爲發包的時候沒有進行郵箱驗證,這個問題很好發現和處理。

天可憐見,很受眷顧,雖耗費了些時間和精力,阻塞性問題被解決。郵箱也已經驗證。

第三個問題又來了,這是一個奇葩問題,爲什麼說奇葩呢?這類問題,是沒有辦法描述的,更精準的描述是,不知道怎麼用百度搜索。

一般情況下解決bug分三步走,首先是定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最後驗證和測試。

這個奇葩問題耗費了多久?在當時,時間的觀念已經被忽略,應該在一小時左右。

最後找到了問題所在——單詞寫錯了。一般情況下,單詞寫錯編輯器會有提示,因爲這是低級錯誤,編輯器可以自動審查,今天不知道怎麼了,可能是我的電腦同我一樣煩躁和疲憊,居然沒有任何提示,並且是正常的高亮展示。

因爲代碼編輯器的智能提示,我一般不會關注這類問題。結果,用了一個很原始的排錯方法——debugger,也就是監視代碼的每一步執行,結果是href被我寫成了herf。

有了這麼多的鋪墊就是要表達一個觀點,一個和程序員無關的觀點,和代碼無關的觀點。

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隨着經驗的積累逐漸增強。

積累是一個尤爲重要的過程,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看看吧,有多少人在同一個錯誤上一犯再犯,一錯再錯,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

爲什麼會這樣呢?

屢教不改的人一定是缺少沉澱,反思,總結,覆盤。同時這也是一個人的行爲習慣,在有些人的觀念裏,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獨立的,經常性失憶的。

只有當錯誤再次發生時,纔會恍然大悟。然而沒有沉澱,反思,總結,覆盤。還會繼續犯錯。

不論是對的或是錯的,都應該進行自我反思,也就是吾日三省。

閱讀和寫作需要積累,這是積累閱讀和寫作的經驗,生活經驗同樣需要積累,積累是一件見效很慢的漫長過程,就像一味中藥,味道平平,需要長期服用。

積累就是這樣枯燥無味,任何人都無法躲避,這是一道無法跳躍的門檻。

並非說教,只是表達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