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苦樂年華(103)

2003年冬季,新瑞木業正式入住冠縣新世紀工業園,大量收購楊樹,柳樹及槐樹等樹杈樹枝,一條龍加工生產密度板,而且價格不菲,於是,我的生意又有了新的轉機。

這樣我所有的樹枝不論大小,都可以收購了,我把它們分成類,大的賣給拉小板的,細小的賣給新瑞木業,但是到後來,新瑞木業收的樹枝,漲到了兩毛多,而且不論大小,所以就不再分類,通通的賣給了木業公司。

拉小板兒這個行業,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縣城的幾家也先後倒閉改行,剩下的只是收一些舊房拆下的破門窗檁條,幹朽的枯木,勉強度日,這就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都是自然規律。

因爲價格都是透明的,記得當時我們每拉一斤抽5分的利潤,拉的越多掙的越多,所以04年開春,我毅然決然的又要了第二輛帶司機樓的大三輪汽車,開始了下一輪的競爭。

因爲幾年前栽的速成楊,都已經長大,規模比較大,並不像桐樹那樣長得又慢又分散,所以,伐樹的老闆們,都購置了油鋸,而伐木工們,也都相應的進行了改革,所有的驢車,都換成了小型的三輪汽車,既拉的多又輕便。

一開始,只是一些路邊地頭的零散樹,老闆們就拉到家裏,等攢夠了車,再讓旋皮的大車裝走,可是到後來,隨着楊樹的越來越多,老闆們有時候一次就買成行的樹,一干就是幾天甚至半月。

於是就有了明確的分工,拉料的車從地裏量方拉走,拉樹枝的也是從地裏直接裝車,伐木的工人,每天只管伐樹,後面還有刨樹疙瘩的,這樣的操作過去,地裏什麼都沒了,而我一開始,就屬於拉樹枝的一類。

那麼問題來了,因爲我認識的老闆特別多,每天都有人伐樹,而且多少不一,如果你拉不了,他就會找別人,所以我意識到,如果想把這一行做強做大,就必須手下有幾輛車,來回調動,互相呼應,相互幫忙纔行。

其實拉樹枝,只要你會開車,就可以幹,而且特別的妥當,穩賺不賠,都是現金交易,拉的多掙的多,每天都看到了盈利。所以我又找到了小林,還有我老婆的幾個姐妹們,後來我的弟弟也加入了這個行業。

我們這個團隊,一共是五輛車,全部都改成了自卸鬥,每天隨時聽我的電話調動,就這樣越幹越大,因爲每天都賺到錢,也幹得越來越有勁兒,慢慢的形成了規模……(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