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心理案例解析」婆媳矛盾的真相,原來是……

關注藍字,瞭解更多

在剛剛過去的“親子繪畫心理成長營”裏,有一位學員提供了一幅家庭畫,做爲我們公開直播的解讀案例

我覺得這個案例還是比較有代表意義,因此,經得本人同意,將這個案例再次進行總結呈現:

畫作題目: 《晚餐》

繪畫用時: 20分鐘

繪畫順序: 沙發、婆婆、電視櫃、電視、花瓶、餐桌、爸爸、兒子、媽媽、飯菜

畫面描述: 一家三口在飯桌上喫飯,婆婆在客廳邊看電視邊喫飯

畫者信息: 33歲,IT項目經理,女,育有4歲男寶,婆媳關係緊張

目前困惑:如何改善與婆婆的關係?既親密又保持適當的距離

我們來一起看看這幅畫:

這是一幅家庭動態圖,畫者描述這是平時常見的家中場景。

這幅畫,給你什麼樣的印象和感受呢?你能體會到的家庭氛圍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有很多夥伴都說,畫面的色彩讓人覺得不舒服,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凝重”會比較合適。畫者通過顏色和線條的塗抹,表現出自己焦慮和不自在的心情。

家庭氛圍呢?有人用“分離”兩個字來形容,看似氛圍還可以,三個人圍坐在桌前喫飯,也都在咧着嘴笑,唯獨婆婆一個人在另一個區域裏。

整體來說,這幅畫被無意中劃分了兩個空間,一個是廚房,一個是客廳,四個人也分別被分配在兩個不同空間裏。當然,也可能是畫者的潛意識所爲,希望婆婆和一家三口保持一定距離。

從人物大小上看,婆婆和老公相對來說,是最大的,自己和兒子差不多,都比較小。人物的大小通常表示,這個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老公相對較大,可能他是家裏的頂樑柱、主要經濟的來源和承擔者。同時,婆婆畫的也很大,這又說明什麼呢?

畫者自己標註說——“婆婆是掌權者”,也就是說,可能婆婆是比較強勢的,家裏的事情大都由她說了算。

當然,婆婆畫的大,我覺得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畫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尊重婆婆的,願意把她放在一家之主的地位上。

這四個人的繪畫順序也值得我們品味,先畫婆婆、爸爸、兒子,最後畫的媽媽自己。那又代表什麼呢?

我們注意到,畫者最先畫的婆婆,同時又把婆婆畫的最大,充分說明了婆婆在家庭的地位,或者媽媽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恰恰相反的是,最後畫自己,自己又畫的比較小,這也讓我想到,在我們中國式的家庭裏,有很多媽媽心裏總是裝着別人,想要照顧孩子、心疼老公、做一個好女兒、好兒媳、好同事、好下屬……

最後卻沒有留一絲的時間或空間給自己,很多人把自己“弄丟了”!

——我們太爲別人而活,卻不自覺迷失了自己!

再來看一下人物距離和彼此的朝向,看看畫面的潛意識,能給我們什麼新的發現嗎?

畫者的一家三口是相對而坐的,她把自己的位置安排在右側,也就是離婆婆比較近的位置。據畫者說,她很重視和婆婆的關係,希望能比現實中更靠近一些,同時又保持一定距離。

然而,畫者卻不自覺把自己放在了與婆婆背對的位置上,可能還是潛意識裏的抗拒吧!

我們還注意到,在這幅畫裏,有一處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媽媽的位置和畫法。

媽媽把自己畫在了整張紙正中央的位置,小小的她,給人一種極力維持平衡,有缺乏安全感的狀態。

有人說,第一眼看過去,看到了一個躺在搖籃裏小小的孩子。爲了能讓家庭更和諧,媽媽寧願委屈自己、遷就自己,讓自己處在很難受的姿態中,卻毫無怨言,好想抱抱你

你本可以像你想的一樣,大大方方地正面端坐(被擦拭的印跡),你卻選擇這樣帶着恐懼和委屈,在婆婆和自己的小家間極力平衡,我感受到了你的糾結和不容易

在最後的總結部分,我讓每個人對畫者說一句話,當看到夥伴們對她說:“好心疼你”,“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我們都看到你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辛苦”……等等,我相信畫者當時看到這麼多人的看見和關懷,一定是感動地熱淚盈眶的。

畫者也表達了這次活動,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白了要——愛自己。

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後   記:

感謝案主的勇敢,在公衆面前暴露自己的內心,關於本案例,我還有一些話想說:

1、關於婆媳關係。婆媳關係最重要的是邊界感,家庭的新系統優於舊系統,同時互相尊重彼此。然而很多老年人都超越了邊界,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比如自身的安全感缺乏,跟兒子沒有做到足夠的分離等等。

2、關於愛自己。我們所有的無力感、委屈和糾結,所有與外在的矛盾,源頭都在於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給自己充足的愛,那麼就可以愛滿自溢,愛會自然而然地在家中流淌。

3、其他分析。這幅畫裏可以分析的點還很多,比如媽媽、婆婆、先生的性格特點,顏色、線條、元素帶來的啓示,附屬物(沙發,電視,花瓶,餐桌,椅子等)向我們傳達了什麼,包括畫者和自己原生家庭媽媽的關係……等等,都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和體會。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衆號“隨畫入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