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年大叔不配擁有春天?杜甫筆下的盎然春色,讓人流連忘返

熟悉杜甫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詩聖杜甫大部分的詩作,都跟離亂和愁苦有關,像是一位滿臉愁苦的中年大叔,被生活勒住了命運的咽喉,讓人不忍卒讀。

只因他生前的年代,正處於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但即使生活再苦再難,也偶有喜笑顏開的時候,比如下面這三首難得一見的樂詩,可以說是杜甫四處飄零的人生中,爲數不多的快樂時刻。


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節奏歡快、行文流暢、一氣呵成,與以往沉鬱頓挫的詩風相比,多了一份快慰生平的酣暢淋漓,因而被稱爲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此詩作於公元763年(廣德元年)春天,詩人聽聞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欣喜若狂,於是一蹴而就,揮筆寫下了這首喜不自勝的傳世佳作。

首句開篇點題,直抒胸臆,將聽聞收復家鄉消息後喜極而泣的心情一蹴而就,再看看一旁的妻兒,哪還有一絲愁容的樣子。

接下來漫卷詩書這一動作,更是將喜悅的心情推向了一層新高度。

如果說前兩聯是描寫“喜欲狂”的“狂態”,那麼後兩聯的兩句對偶則是對今後生活的一種“狂想”:

恨不得馬上收拾行囊,哼着小曲唱着歌,趁着春光明媚,偕同妻兒一起返回久別的家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巴峽穿過吾峽,再從襄陽回到洛陽。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現如今,只有親自耕作的農民,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深意。

這首詩是杜甫飽經戰亂,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後,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寫下的一首歌詠春雨的佳作。

全詩圍繞一個“好”字做文章,上半部分通過“知”、“淺”、“入”、“潤”等一系列動詞,將一場春雨擬人化;緊接着,通過鄉間小路的昏暗,與江船燈火的對比,帶出了雨中夜色的朦朧美。

最後情不自禁地想象雨過天晴後的春景:等到天亮之時,那潮溼的泥土上必定佈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3.《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是杜甫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時,創作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流傳度最廣的一首。

這首詩同樣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兩年後的春天,篇幅雖然短小,卻用寥寥數語,勾勒出江畔的花團錦簇與蝴蝶黃鶯的流連駐足。尤其“時時”和“恰恰”兩個疊詞的運用,更是將蝴蝶與黃鶯悠閒自在的姿態娓娓道來。

全詩讀來清脆爽朗、悅耳動聽,春天的喜悅氣息撲面而來,令人不自覺沉浸其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