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从南阳梅花古城的变于不变出发,坚持一体保护一体利用

南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极为丰厚。益博社会工作以南阳本土文化介入老年人社会参与和青少年服务,收集了280多人150万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这里面就包括南阳古城的历史,也包括梅花城梅花寨和医圣祠的历史。


清代南阳梅花城的城市格局沉淀了数千年南阳人面对自然灾害和战争最终选择优化的结果,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城建史的典范。关于梅花古城文献系统性资料主要是《河南西峡县及南阳市两古城调查记》、《南阳古城的山水环境特色及营建思想》、《中国军事建筑艺术》和《清代南阳梅花城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南阳梅花城历史发展做了系统论述,对开展梅花寨和医圣祠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具有基础性作用。结合历史图片资料和社工田野调查,提出一下建议,供参考。


一、客观认识南阳梅花城变与不变。城市建设的生命建设周期都是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加,不断的进行更新调整完善,并于咸丰三年1853年和同治二年1863年两次建设,最终形成了南阳梅花城城市格局,也是南阳清代南阳最大一次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梅花城原有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议遵循古城保护规律,对现存的做好保护利用,把梅花城遗存作为文物进行高质量的修复保护。


二、坚持文物与文化一体保护。文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保护,形成南阳梅花城独特的标识性记忆。发挥地名作为文化活化石的作用,以南阳古地名的收集整理保护,建立可以延伸追溯的历史座标。让古街道、老建筑、老文物进行南阳梅花城历史文化创新,让人们记住乡愁,呵护乡愁,激发乡愁,形成点上有可触摸的文物点、线上有可以讲述的故事线、从面上可以感受的记忆面。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南阳梅花城历史文献的收集。南阳梅花城是南阳人的梅花城,要敞开胸怀,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座谈会、征集令、公益创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收集整理,引导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来,广发英雄贴,在推动南阳文化强市中发出光和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