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年华

时间有声音吗?是不是“滴滴答答”?时间有色彩吗?是不是像一页页精美的台历,斑斓如画?在亘古的时间荒涯里,它引起多少人探秘与叩问。

“贝贝,今天星期几?”

“星期七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昨天是星期六。”

“嗯,是的。星期七还可以叫什么?”

“还叫星期天,还叫Sunday.”

“这就对了。那你明天要上学了,所以今要早睡。”

“让我想想,明天可以叫星期八吗?”

“不可以,一周七天,到了周日又得重新开始,周而复始。”

“为什么不能?这是谁规定的?”

这追问逼我想到古巴比伦人的智慧,想起一个在欧洲大陆流转了近两千年的岁月更替的古老规律。一周七天,已是我们日常不变的旋律,平常得没有悬念和惊奇;但于一个孩子而言,他依然好奇地充满不解与幻想。他会仰望星空,也会叩问大地,日月运行的时空是如此神秘而多彩。而最初的一周七天不正是运用各类神名的来命名的么?比如西方的每周第一天Sunday即“太阳之神”,第二天Monday是“moon”即“月神”的缩写……

孩童的时间观念是模糊的,他会觉得一百天比一年还长,也会说30分钟很长1小时很短。他想滑冰时会急盼冬天,而穿短袖的夏天仿佛永远也过不完;他揹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却纳闷着“秋收”的概念,既然秋天才收获,为什么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种食蔬?时令和四季循环有着古老的学问,有时又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让我们看不到鲜明的季节变化,感到的只有四季如春的空调的温度,也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春夏秋冬的明显更替,尤其在暖乡、在江南。

孩子盼望着长大,他会问:“我啥时才会长大?”那种期盼的程度,不亚于成年人渴盼“回到童年”。有一次,我回答他:“等你长大了,妈妈也老了。”他忽然很害怕,也许他认为的不是一点点变老,而是一下老得看不出来是妈妈,他认真地说:“妈妈,妈妈,我不想长大了,我不想让妈妈变老!”这矛盾的想法,忽然让我很感动。孩子心中模糊的时间概念原来有这么多的期许和希翼,也充满着人间至善的爱的表达。

有一次,孩子想外婆了,他拨通了电话:“姥娘,你长得啥样儿?我都记不起来了。我明年就去看你!”多么遥远的期盼,一张口就是一年。也许,他口中的明年就是他心中的明天,因为他想外婆了,希望越快越好。

贝贝说:“我小时候都是低着头走路……”听哥哥说他小时候很可爱;听妈妈说他小时候百日时还没完全擡起头,他便理解为低头走路。长大后他有许多渴望,淘宝让哥哥买个汉堡,哥哥说可能后天到达,他便记住了“后天”这个概念。孰不知哥哥怕买得不新鲜而悄悄取消了订单,怕弟弟失望而没及时告诉他。贝贝无数次问:“妈妈,后天到了吗?我的汉堡还没来?!”亲爱的儿子,后天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永远在触手不可及的未来,而我们拥有的每一个当下都叫“今天”。

亲爱的宝贝,时间会一点点蔓延,望在你的成长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充满纯真的想像,善良的爱意,美丽的哲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