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卿與郝治平

共同理想

一個是八路軍的縱隊司令員,一個是出身富裕人家的女戰士,爲了共同的理想與抱負,他們走到了一起。相愛相伴,攜手天涯,在歲月的長河中投下波光瀲灩的一抹剪影。 1936年6月,羅瑞卿被調到瓦窯堡的紅軍大學任教育長。當時中央機關也在瓦窯堡,以後敵人來了,紅軍大學掩護中央機關撤離瓦窯堡後,隨中央機關移到保安。西安事變爆發後,羅瑞卿奉命隨周恩來去西安,近兩個月後返回陝北時,紅軍大學已經在1937年2月9日隨黨中央搬到延安,改名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也就是著名的抗大。校長還是林彪,副校長是劉伯承,羅瑞卿繼續當教育長,一直到1939年的夏天。

投奔延安

郝治平是河南安陽人,出生在漳河邊上的一個小山村,她的父親是一個信奉耶穌的富裕鄉紳。郝治平是家中的長女,也是這個家庭中惟一受過教育的女性。父親郝景瑞看大女兒很聰明,頂着舊習俗的壓力送她唸書,郝治平也爭氣,常常考第一名。抗戰爆發後,日軍逼進開封,郝治平剛剛上了半年的開封女子第一師範學校準備遷到南陽,她和同學商量,不讀書了,抗日去!就到了鄭州。

正是過年的時候,在街頭上看見"抗日民族革命大學"的招生廣告,同學因家長死活不同意,回去了。郝治平一個人踩着大雪登上了向西的火車,來到運城的"抗日大學"。她發現這個學校不是抗日,而是保衛閻錫山,同學們紛紛開了小差,郝治平也和幾個同學投奔了延安。

相識

1938年2月,郝治平進入陝北公學學習。此時,她還不滿16歲。但她好學上進,工作努力,不到兩個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她被分配到抗大第四期學習。羅瑞卿那時已經是副校長了,學員和副校長隔着很長的距離,彼此沒有機會接觸,郝治平根本沒想到把自己和羅瑞卿聯繫起來。但她印象最深的是抗大的集會,羅瑞卿的講話極富鼓動性,好像把人心頭的烈火又燃高了許多。

羅瑞卿雖"高高在上",但平易近人,休息時常到各隊裏走走,到女生隊還時常開幾句玩笑,這使女生隊的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不少女學員都很願意和羅瑞卿聊天,覺得這位首長沒有架子。

但往往這種時候,郝治平很少說話,她只是坐在一邊靜靜地看着聽着。以後羅瑞卿離開抗大,女生隊好幾個人還哭了。不知誰倡議,大家找了兩塊布頭,你一針我一線,集體繡了一對枕套送給羅瑞卿,郝治平也參加了刺繡。當然,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會成爲這對枕套的主人。

相愛

羅瑞卿是什麼時候注意美麗溫柔又能喫苦耐勞的郝治平呢?羅瑞卿一直沒有說。但羅瑞卿承認,他自從愛上郝治平,就發誓非她莫娶,愛她愛到底。

求婚

不久,羅瑞卿向郝治平求婚,治平流着淚點頭答應了羅瑞卿的求婚。羅瑞卿高興極了,也不管會不會被有人聽見,大聲說,太好了,治平,我們明天就結婚。不,今天就結婚。

夫君贈詩

1975年他們結婚34週年時,羅瑞卿在福建寫了一首詩《憶往事書贈治平》。

去年10月來閩治病,時近半年,初見成效。近日治平因事回京,這裏只留我與點兒兩人,頗感大有所失。

延安相識未相知,

太行始得互戀情。

艱苦備嚐開顏笑,

生死與共愛更深。

藐視敵頑如草芥,

只知工作與鬥爭。

三十四年雖往矣,

堪幸兒女已成林。

羅瑞卿寫道,我與治平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1年結婚。"咬緊牙關,度過兩年",這是當時毛主席對抗戰根據地黨政軍民的莊嚴號召。婚後在太行山的歲月,確屬艱苦難言的歲月,但也是我們感到十分美滿幸福的歲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