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王陽明

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

而儒家認爲,歷史上達到聖人標準的只有四個人: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那麼,曾國藩究竟能否入選完人呢?請看下面的對照!

至今還公認的評價說,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聖人,他們是:孔子、王陽明。

歷史上的大部分人,要麼是學術很好、文章很好,但是實際做不了事;要麼是立了大功,但是身爲武人,講不出道理來。但是曾國藩以及王陽明,這兩方面全兼備,用毛澤東的話來講,就是“他們既是傳道之人,又是辦事之人”,他們能說出很多道理來,同時自己又能踐行,而且也取得了成效。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在哲學和思想方面的巨大身影,不僅掩蓋了他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功績,更掩蓋了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

王陽明追求“怡神養性以遊於造物”,“閒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悟”狀態,他的書法體現的正是這種超然怡悅,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王陽明是個有自己理論體系的人,王陽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心學體系。他對世間萬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王陽明能夠解答那麼多世間難題,也是因爲他掌握了理。就是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由心而不動。心不動,則一切都不存在,也對心之主無意義。所以,沒有必要去追求遠方的東西,也沒有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名利之類,都是身外之物。又何必讓心爲之累呢?得到了名利,改變了內心,未必能有快樂。這就使得王陽明始終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情,做一切事情都心安理得,對待任何屈辱都處置坦然。

王陽明還提出,聖人之道,內心自足。這就要求人要獲得聖人的境界,不需要去讀四書,也不要去抄襲古人,更不要盲目照抄上級,而要根據自己內心的良知,用自己的去實踐回答,去探求。良知藏於內心,只要自己願意找,就能越找越多。既然只要願意找,都能找到,那就人人都可以爲聖人。這就高度重視了實踐的作用。

所以,王陽明的學問是重視實踐的學問。按照王陽明的理論,人人都會充滿自信(因爲人人都能成爲聖人),人人都會高度重視行動。這就使得王陽明的學問有了根基,有了行動力。縱觀王陽明一生的行爲,可以說,構建完整的思想體系,始終是他的目標。這很有些知識分子的癡勁。

成長軌跡

心學代表:曠古爍今

而王陽明從小就有做聖賢的抱負,以天下爲己任,他是爲實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爲官,他首先是爲民,而後纔是忠君。在軍事上也比曾國藩自信多了,有“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豪言,他平叛時舉重若輕,以安撫爲主,只懲首惡,屬從不究,軍事之後重視建設生產、興辦教育、減稅減賦、休養生息。因此後世評價他是:心學之祖,四家合一,完人型全才,無爭議的入世聖人。



曾國藩卻沒有什麼自己的學問。他的一切都來自前人和當世聖人。比如,他的“靜”字功夫來自倭仁。曾國藩的“謙退”,則來自道家思想。知道官場上,只有知道“退”的人,纔會有好結果。曾國藩初連團練時,他也是秉承儒家思想,曾國藩在家書中表達的勤儉節約思想,也來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縱觀曾國藩一生的思想,獨創處很少。曾國藩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各家思想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是難能可貴的,是當時其他人所做不到的

曾國藩的最大特點就是他沒有門戶之見。他本身是儒家;但是做事、帶兵用的是法家,是申韓之術;他的功業是靠老莊之說獲得的。他對老莊、申韓、儒家全都感興趣。曾國藩在當官的時候還經常看一些案牘之書,就是歷代的公文、批文以及地圖。因爲當時湖南的學風是“經世致用”,即學東西不是爲了達到自己心性的滿足,而是爲了能紮紮實實地去辦事。

王陽明天資特別高,王陽明的父親是狀元,從小家境特別好,讀書特別聰明。他很小的時候就要“做聖賢”,之後又想當俠客,去學劍術,想到邊關去立功,然後又學佛、又學道,學什麼都很快能夠見成就。

而曾國藩就不行,曾國藩家裏頭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智商也很平常,考了那麼多次才考上秀才。他也認識到自己的智商很平常,所以他做事的方式就是踏踏實實,從不取巧。所以曾國藩對我們普通讀者來講更有意義,他可學的地方更多,更容易入手。


曾國藩是那種不讓自己休息的人,他一年到頭沒一天歇着的,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都還在工作。這樣的話,實際上時間就完全夠用了。他每天還得下兩盤圍棋,下棋對他的大局觀、思維方式都有好的影響,也是一種思維訓練。

我們傳統的接人待物、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如何面對自己的責任,曾國藩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和解釋。他這個人確實修煉到了一定的境界,一部分是因爲家庭環境和家教,更多的是自己後天的修爲,這種修爲很強大也很溫潤,所以曾國藩家書現在這麼流行。對曾國藩,我有一種“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