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

最近在关注“高需求”宝宝的一些文章,然后发现了一本书。

《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是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于2018年9月出版发行的一部心理学书籍,作者是法国心理咨询专家,被誉为“国民心理师”的[法]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我自己一直是对环境很敏感的人,也经常怀疑自己“高需求”宝宝是遗传了我的许多神经质特征。

周围的人经常都说我“想太多了!”; 也经常说我孩子爱哭闹太挑剔。我们经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是我们彼此很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过于丰富和敏感,以及总是紧张兮兮的感知神经。

原来,无论是“高需求”宝宝,还是高敏感人群,我们都属于大脑多向思考者。

我们拥有更为敏感的五官,能够撷取大量细碎的信息进入脑中,并且能从多个方向同时进行思考,这就容易让他们的情绪起伏动荡。

为什么“大脑多向思考者”容易想得多?有两个说法:

1、多向思考者是右脑主导思考者,而右脑思考者擅长发散型思维。发散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之间没有强烈的逻辑关系,有能力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式,但副作用就是,思维路径太多,所以容易想太多。

2、多向思考者感觉异常灵敏,接受到的信息比别人多。大脑多向思考者的五感中,至少有一项超乎寻常的敏感。因为感官过于灵敏,他们会从生活中吸收大量细碎的信息,因为接受到的信息多,所以容易想太多。

那么,大脑多向思考者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

优点:

创造力,比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

善解人意,因为右脑主管人的情感和情绪,加上多向思考者特别敏感的五官,能够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所以,他们会非常敏锐的捕捉到别人的情绪,拥有很强的同理心。

缺点:

容易情绪化:多向思考者特别善解人意,能够感知别人的情绪。
但是,这个特质的另一面就是他们的情绪起伏比一般人要猛烈得多。

在人群中容易受到排挤:因为大部分人是左脑思考者,大脑多向思考者因为思考方式的不同,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很容易受到排挤。

容易失去自我,习惯性地讨好别人:作为人群中的少数派,大脑多向思考者几乎是天生的讨好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和别人差不多,以免遭到排挤。

睡眠质量差: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大脑多向思考者”无时无刻不处在高速地思考中,他们的大脑就像石磨一样,来回不停地转动。

所以说,这样的人很累,容易自己想得多,最后别人可能还不领情。
那么,如何提高“大脑多向思考者”的生活质量呢?以下几招,是可以借鉴的:

1、逃离负面情绪,转移注意力。人为的设定正向的能量情绪;
2、多运动;
3、“安排计划”,整理超载的思维仓库:使用思维导图。
4、学习不同的新知识,用创造和艺术滋养自己:
5、学习社交技能,建立多层次的人际网络:可以把朋友分为知心好友、普通好友和泛泛之交。

以上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