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終於在學校自己做飯……

提着三大袋食材,走走停停,終於從夜市回到了土木樓,進樓以後,兩個手臂已經因爲提了太久重物而失去知覺,便叫了同學幫忙,才終於將三大口袋提到專教。

第一個大口袋裏裝了各種豆類穀物——大米、黑米、小米、黃米、薏米、玉米粒、紅豆、黑豆……

第二個大口袋裝了各種調料和乾貨——鹽、醋、醬油、花椒、香料、大蒜、生薑、木耳、黃花、銀耳……

第三個大口袋裝了一些其他食材——番茄、黃瓜、雞蛋、排骨、麪條、土豆粉……

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自己在學校做飯了。雖然什麼都還沒做,但逛着夜市看着那麼多食材的時候,彷彿已經搖身一變成爲專教大廚。

在專教做飯的想法不知是何時開始的。剛開學不久,見其他班有同學買了煮火鍋的小鍋,便覺得新奇,但不知專教最大功率多少,然而那一瞬間似乎就萌生了自己做飯的想法,儘管怎麼想都覺得是一件天馬行空的事。

畢竟,我也不算是一個愛下廚房的人啊,雖然小學時就經常自己做飯了,但時至今日也不過是會把生的煮成熟的罷了,其他的什麼知名菜式啊通通不會。上中學後忙於學習,就更少自己做飯了。回顧這幾年,在家呆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在廚房呆的時間就更少了,慢慢對喫的沒有那麼多要求,只要營養健康就好,味道似乎是排在第二的。然而這兩年慢慢領悟到,健康的食物其實就很美味了,簡單的烹飪方式更能保住食物原始的香味。

但做飯是有趣的,從小就這樣覺得。童年時在農村玩泥巴過家家,在竈房裏幫忙燒火做飯,總是喜歡埋幾根紅薯在竈邊烤着,又和小夥伴們偷偷拿着打火機挖坑點火野餐,雖什麼也沒烤出來。慢慢長大,就總喜歡看大人們做飯,聽他們聊家常。原來我從小就喜歡聽人談話,彷彿這樣就能知道什麼大祕密似的。

直到今日,腦海裏都有這樣的畫面,大人們一個切肉、一個洗菜、一個炒菜……他們一邊忙活一邊聊天,這樣的畫面是一直存在腦子裏的,即便將來現實中的場景已不再了也不會消失。

小學時常站在廚房門口看大人們做飯,那時家裏的廚房比現在小,印象中是一個幾平米的長方形,一個桌面、兩口爐竈、一方水池,再有一臺櫃一架子,再算上排氣扇和窗戶,似乎就這些了,連冰箱都是放在廚房門外的——因爲裏面實在太小了。門口還放着一個塑料垃圾桶,媽媽常蹲在一旁剝蒜,而我就站在門口看。這樣的場景不知持續了多久,我就上初中了,每晚忙於作業,再也沒有悠哉地看大人做飯,週末空閒時也忙着追趕青少年潮流去了。

後來又搬了家,正是上高中住校的時候,離開了生活多年熟悉的地方,離開了熟悉的同學朋友,離開了那個閉着眼都能找到路的地方,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搬家和上高中,竟是同一年的事,我總覺得這兩件事一起發生一定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雖然自己也說不清。

我記得那時在日記中寫到,搬到了更大的屋子裏,更好的小區,但周圍全都是陌生的,沒有熟悉的街道,沒有熟悉的朋友,連綠化和空氣都不一樣,雖然走得更遠了,但自己的世界究竟是變大了還是更小了呢?

高一時爲學業而擔憂,又因未來而感到迷茫。面對自我、家人、社會,似乎從小就有許多困惑和不解,從小就性格敏感卻又大大咧咧。時隱時現的迷茫感伴隨了整個高中,甚至到大學偶爾也還會有那種感覺。對自己,對他人,對外部環境,很多認識似乎都是混亂的。這些年總在不斷探索不斷疑問,才慢慢感覺這似乎就是成長的過程——無數不同的思想觀念向我襲來,無數的社會現象擺在眼前,還有自身經歷的、體驗的,他人與自身的相處、評判、比較等,信息量大卻沒有邏輯,沒有清晰的一條線,因而我自身也處於混亂中,只是隨風而動隨風而逝,但卻並不像風一樣自由。

其實有時也會想,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爲常了、認爲理所當然了,究竟是好還是壞,究竟是成長了還是被社會同化了呢?畢竟以前是有許多疑問和不滿的。

扯遠了,本只是想說說做飯一事的。但說起做飯就難以避免想起從前做飯的事情,也就難以避免地想起從前的許多事。從前許多事,都不會忘記,反而隨着時間越發記憶深刻了,大概記得住的事能記一輩子,記不住的事早就忘了。

扯了這麼多其他的,要說什麼呢?做飯是美好的。

曾經那種迷茫感、虛無感、矛盾感,在做飯時似乎是沒有的,在逢年過節家人們聚在一起做飯時更是沒有的,感覺挺神奇的,但仔細想想,不過也是簡單的道理。人類文明不管多麼進步,未來前途不管多少條路,人首先是作爲“人”這個生物存在的,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樣,需要新陳代謝,需要陽光雨露,需要食物。而做飯,這樣一件自人類第一次使用火就有的事,這樣一件遠古原始的事,不正能讓人感受到最原始最簡單最單純的樂趣嗎?不止是做飯,許多以生活以家庭爲核心的事其實都如此,只是看人們如何去看待它們罷了。

當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當做好一份菜的時候,快樂是如此簡單。

也許就是想體驗最原始最簡單的快樂吧,所以竟然嘗試在專教做飯。同學問不怕麻煩嗎?我笑着回答因爲喜歡啊。這話不虛,在校園裏,什麼家務勞動對我而言都是放鬆了,洗衣服如此,做飯洗碗便也如此,是不是隻有離開了家纔會想念家庭生活啊。

想起是枝裕和的家庭電影,真的好喜歡好喜歡,即便其中有許多不可說的傷感和隱痛,卻也是讓人靜心的故事和畫面。

今天終於夢想成真了,在專教第一次給自己做了晚餐,雖買了三大口袋的食材,但今晚只做了一份簡單的麪食。一口小小的電飯鍋,裝上水,插上電,等水沸騰,就放入切好的番茄,打一個雞蛋,撒上幾粒花椒,再等水沸騰,就下一把蕎麥麪,用筷子攪拌幾下,靜候幾分鐘,聽着沸騰的聲音,看着鍋裏不斷冒泡,想着面的口感和味道,心中洋溢着久違的幸福感,啊,快樂真的好簡單,專教真的太幸福。

煮得差不多以後,就放上些鹽、醋、醬油,攪拌幾下,一份簡單卻又美味的番茄雞蛋蕎麥麪就做好了。我將面盛在碗裏,倒上些湯,坐在桌前,趁熱喫上一口,番茄微微的酸甜味和蕎麥的香味瀰漫在嘴中,這一瞬間,彷彿回到了童年。這種感覺,是一種想流淚的幸福感,哪怕僅僅是一碗蕎麥麪,卻又不只是一碗蕎麥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