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二章简 述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达尔文在论述人类进行动物与植物的起源过程中,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虽说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每个物种,在自然状态下都存在一定的变异下,并不是一存不变的因素。

变异的原因: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家养变种的性状--区别变种和物种的困难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家养生物的未知起源--有计划的选择和无意识的选择--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变异的原因

    比较早期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同一变种或亚变种的诸个体,有个要点最值得我们注意,即相比于自然状况下的任一物种或变种的个体间的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大。各种各样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长期在极不相同的气候和人类管理下生活,从而发生变异,倘若我们对此进行思考。

一定结论:即这种巨大的变异性,是因为家养生物所处的生活状况,与自然条件有些不同,并且不像亲种那样在自然状况下处于一致的生活条件中。同时,变异一旦开始,通常能够在好几代中持续下去。得出结论:生活条件显然是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作用:一是直接对整个体制或某些部分发生作用;二是间接地对生殖系统发生作用。

我们务必谨记,在各种情形下,直接作用包含两种因素,即生物的性质和条件的性质,个体的所有后代或几乎所有后代,在一些世代中都以相同的方式产生变异,这样看来效果就可视为是确定的。

所有这些构造上的变化,不管多细微或多明显,只要见于一起生活的许多个体之中,就可看成是生活条件对于个体所引起的不定效果,就好像寒冷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样。因为人们的身体状况或体质存在差异,寒冷能够引发咳嗽或感冒,风湿症或一些器官发炎的症状。

(随着冬季寒冷的到来,我们的身体的这些症状,是越来越明显的突显出来。)许多事例说明生殖系统对于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包括我在阳台上的几盆植物,如果受多天的雨水灌概与阳光的稀少,而产果的机率也会下降,这都同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各类未知的,或不甚了解的变异法则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各式各样的。变种和亚变种之间在构造和体质上所表现出的无数细微差异,的确会令人感到惊异。生物的整个体制,好像成为可塑的,并且与其亲类型的体制相比具有十分细微的差异。

记得早些年,我养殖过一段时间土元药虫,发现他们的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就算环境改变了,但他们的雌雄交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当人们取用土元的时期为成虫期,过了成虫期具有雌雄特征时,药用价值也就不大了。

支配遗传的法则,很多都是未知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规律,即一种特性第一次出现,不管出现在生命的哪个时期,都会在相同时期重现于后代,有的时候可能会提早一些。

即某种性状虽然没有明显的理由出现在特定年龄,但它出现在后代的时期,一般倾向于和在父代第一次出现的时期相同。此外,我认为这一规律对于解释胚胎学的法则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人类应该高度重视植物或动物的价值,并密切关注它们在构造或品质上的最细微的偏差,要是不加注意,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了。

生活条件的改变,在引起变异上具有高度重要性,一方面直接作用于体制,另一方面间接地影响生殖系统。



来源:《物种起源》之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