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簡書

如果從賺錢的角度看,開一家公司還是投資一家公司哪一個更簡單,哪一個更適合呢?
投資簡書不到一年的時間,我花在上面的時間很多,但是卻損失慘重。跟簡書持鑽的幾位大咖進行交流,他們似乎也是沒有什麼辦法,一波隨波逐流的心態。唯一可以值得欣慰的是,互相勉勵共同努力做好簡書。
做簡書投資真的是勞心勞力啊。
簡書貝的價格像股票的價格一樣起起伏伏,但是一年多以來總體上是以下降爲主的。目前的價格已不足0.07元了。
我很好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價格嚴重低估的時候,上市公司會選擇回購,爲什麼簡書貝的基金公司卻不選擇回購或者回銷簡書貝,一味地讓簡書貝的價格一路跌下去?
如果簡書貝市場被關閉是涉嫌資金池問題,難道FTN幣基金的回購或者回銷也是涉嫌資金池麼?在簡書貝市場上,毫無作爲的簡書管理層和FTN基金會真的讓任無語?
簡書貝價的一路下跌讓持有大量簡書貝和簡書鑽的大戶損失慘重,也讓逼迫人產生了種種奇怪的避險思路:
1、避險思路一:越跌越買,希望攤薄成本,等待簡書貝價格上漲時賣出。這樣的思路在股票市場是常見的,但是前提是簡書公司越做越好,簡書貝價格會回升。但是,目前來看,簡書公司的信息不透明,簡書的客戶似乎流失嚴重,簡書似乎看不到好的發展。如果公司不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這種大戶或者說用戶的操作策略是損失最慘重的,非常有可能血本無歸。
2、避險思路二:現有持鑽量不變,每天新產生的鑽全部轉換成貝,全部賣出。這也是我和一些簡書用戶的策略。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自己購買的白金有16.4%的持鑽收益,現在賣出等於放棄了這個16.4%;另一方面心裏還是對簡書的未來發展心存希望或者奢望。16.4%的持鑽收益表面上是很多,其實,也已經虧沒了。拿我自己舉例,我自己的購鑽成本在0.094,到現在已跌去了18%(而且還在繼續下跌),加入現在貝價不跌,在持有8個月後還虧1.6%。POC的收益固然可以彌補一些損失,但是,如果貝價繼續這個速度跌,這種策略即便會比策略一少虧損,也是損失慘重。
3、避險思路三:一路賣出。這種策略其實在簡書的很多用戶身上已經體現的很明顯了,一路的賣出,不計成本的賣出。這些用戶的心態和簡書持鑽大戶的心態是一樣的,已經逐步的看淡簡書的發展。

簡書貝目前只在貝可小島和簡書場外私下交易。但是這些交易場所的人員數量 嚴重的不足。每天如此小的交易量,稍微一個人砸盤就會跌的無影無蹤,當然,稍微一個人大量收貝也會大量擡起價格。但是,現在是砸盤的人多,大量收貝的人少。簡書貝的價格下降的速度極快,像極了正在從高空墜落的飛刀,誰接誰受傷。怎麼提振簡書貝的價格,怎麼讓簡書發展的更好,這是需要人去努力思考的問題。
簡書貝的價格一路狂跌,簡書真的就此失敗了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