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一本堅持實踐就會產生無限價值的書

書名:《快速閱讀訓練法》

作者:劉志華

薦語:在這個信息流的時代,我們需要快速又有效地獲取很多信息知識,但往往講求速度的時候只不過是把書翻了一遍,而去追求質量的時候又無法提高效率。如果你看了《快速閱讀訓練法》,並且堅持練習的話,那麼每天花一個小時看完一本書,並且能夠基本複述書中的知識點,這對你來說將會是愉快又簡單的事。

從我們開始接觸文字以來,當我們去閱讀的時候,腦子裏總會出現另一個人的聲音。這個聲音一直跟隨着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也有可能一輩子。你以爲它是一個陪伴已久的朋友,但你不知道的是它阻礙你獲取了這個世界的多少信息和知識。



這種閱讀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音讀,除了音讀,我們通常還有逐字閱讀、回視返讀、轉動頭頸、假閱讀等不良的閱讀習慣。

而劉志華的《快速閱讀訓練法》這本書就會幫你解決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讓你實現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每分鐘3000字的高效閱讀。這也就意味着你只需要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一年就能輕鬆地讀完300本書。

快速閱讀法追求的是全腦閱讀能力的效果,並只是單純講究速度,如果是那樣的話,就不稱之爲閱讀了,只能說將書本翻了一遍。而評估全腦閱讀能力的效果主要有三方面:速度、理解記憶率(指對信息知識的記憶理解程度)、閱讀效率。三者的關係如下:

閱讀效率=閱讀速度×理解記憶率

這個公式無疑是給了我們閱讀時很大壓力的,因爲如果我們想在一個小時的限制內將一本書的核心知識要點都提取出來,並理解透徹的話,在這一個小時內是需要極高的注意力的。所以這本書的第二章就教我們如何提高閱讀時的注意力。

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一扇門,凡是從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注意的集中度決定了我們記憶理解的質量和效率。針對注意力,書本中提出了固點凝視法、舒爾特方格法、五分鐘靜坐冥想法、顏色圖卡訓練法等方法來提高我們的專注力。



在顏色圖卡訓練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殘像是看出來的,不是通過想象出來的。當然,我們還要學會規劃分配注意力。這點其實和蘋果閱讀法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拿到這本書,我們得先想一想從這本書裏要獲取什麼,帶着明確的目的去快速地獲取信息,放棄掉不必要的信息,這樣能夠有效又快速地提取到我們所需的東西。

我們的大腦分工不同,左腦善於邏輯分析,被稱爲學術腦,右腦善於創作想象,被稱爲藝術腦。但只有兩者共同作用的時候,纔會挖掘出大腦記憶理解的更大潛力。所以作者在第三章中專門闡釋瞭如何去激活自己的全腦意識。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去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其實這也是一種訓練注意力的方式,檢測觀察力和注意力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你所觀察到的對象儘可能詳細地描述出來。也可以稱之爲覆盤。

當然,在此過程中,人對圖像的記憶是高於聲音文字的,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利用圖像來記憶。這也正是作者提出逐漸將音讀轉化爲圖像閱讀的重要原因。

基於此原理,眼睛視覺的訓練對我們來說極爲重要,也就是我們要想方設法地提高Eye Q潛能。針對視覺的訓練,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視點移動能力訓練、視幅範圍擴展、瞬間感知能力訓練、詞羣閱讀訓練等方法,來幫助我們提高眼睛獲取信息知識的速度和專注力。





除此之外,還要利用事物之間的聯結、跳躍思維、五大感官的激活以及自我催眠式的情景引導等方式來提高激發全腦思維的能力。

但是進行全腦閱讀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正式閱讀之前,要把握好整本書的骨架,找到它所要闡釋的核心,這也是在閱讀前對自己想要在這本書裏獲取什麼的重要參考。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書本的目錄以及前言來快速瞭解整本書的構架。

這本書其中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它上面所提出的每一種訓練方法都會很詳細地教你怎麼去做,並且在每一種訓練方法後面都給出了至少兩個訓練題。

這是一個信息知識撲面而來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我們用最快速的方式提取信息知識的時代,無論你處在哪個行業,讀書都是最不費成本卻有無限收益的投資。但是讀書這件事,以及快速閱讀訓練的這件事,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纔能有效果的。

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爲先,立學以讀書爲本。”

如果你能按照這本《快速閱讀訓練法》去堅持訓練閱讀,那產生的價值將不可估量,畢竟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