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時代,焦慮的媽媽

        週末陪着孩子下了培訓班,鄰座也坐着一家四口,孩子看起來也就6歲左右,在等待美食上桌的期間,媽媽已經拿出手機開始讓孩子完成手機上的作業,孩子一邊做其媽媽在一邊提醒和催促……原來天下的媽媽們爲了孩子們心情都是一模一樣啊。

       但與我們這些焦慮的媽媽形成鮮明的對比的卻是淡定的娃們,清晨上學出門,媽媽們急得團團轉分分鐘成爲人工智能版的復讀機,可是娃們出門卻像是按了緩慢鍵,做作業重複講了許多遍,可遇到同類型的題目,是不會呢還是不會呢。媽媽們各個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那心情就像是《熱鍋上的家庭》中克勞迪亞的媽媽一樣。

      《熱鍋上的家庭》是[美]奧古斯都ž納皮爾和卡爾ž惠特克所著,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通過一個個實際案例講解了家庭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其中令我印象最爲深刻就是克勞迪亞一家人,16歲的女孩,應該是一個女孩一生中最美麗人生的開始階段,可伴隨着與其母親愈演愈烈的爭吵,升級到離家出走甚至更爲嚴重的後果。悲傷的孩子、焦慮的母親、不知該如何調節的父親、擔心的弟妹們。即使我們所面臨的家庭關係沒有如此糟糕,可是這樣緊張的家庭氛圍本質卻是極其相似。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都總是想盡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將自己最好的提供給孩子,所以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與孩子出現類似以下的對話:讓你彈鋼琴,我是爲了你好;讓你學奧數,我是爲了你好;讓你學畫畫,我是爲了你好等等。可身爲父母我們認爲的彼此“好”,或許並不是孩子他(她)們認爲的此“好”。對孩子管得太過嚴格,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對孩子放任不管,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毫無約束性也不可取,身爲家長然而中間這個平衡點如何選取,真的太難了。作爲父母,在孩子教育的這件事上,只能是摸着石頭過河,在不斷摸索中再不斷的總結和自我成長,通過書中的學習,我總結了兩點:

一、培養積極正面的夫妻關係

        積極良好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發現在我身邊很多脾氣性格很好的孩子,往往父母親的性格也都是很和藹,而且爸爸媽媽的感情也都特別好。家庭的氛圍就像是一個能量的場,這個場總是在傳遞積極的正能量,那麼在這個場中的每個人也都會被這個場所影響變得更加積極和陽光。現在很多媽媽不僅要在職場上拼搏奮鬥,回到家中還要料理家務、照顧家人,基本上個人體力已經屬於極限透支狀態,此時一定要懂得藉助家人的力量爲自己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千萬不要總是想:“你不問,我也不說,難道對方看不到我的辛苦和忙碌嗎?”萬事皆可溝通,身爲媽媽及時將自己的想法與隊友及時溝通,讓隊友清晰的瞭解自己的想法,讓隊友第一時間懂得他能爲你當下提供什麼幫助,直接高效的溝通要比猜來猜去更加高效,畢竟過日子誰家不是一地雞毛,再搞個猜猜樂,可猜到最後還真的不一定是“樂”,或許結果往往是給自己添堵,何必呢!

二、勤與孩子溝通

       不要誤認爲,孩子小就沒有其個人獨立的觀點和想法,先鼓勵孩子積極講出自己的想法,此時注意一定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無論孩子講的對還是不對,只要孩子勇敢的講出心中所想,身爲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給出積極的鼓勵,身爲成人我們都需要鼓勵,況且是自己的孩子呢,他(她)們更需要父母的鼓勵和認可。孩子的觀點若是不對,身爲家長可以給出參考意見對孩子進行引導,切忌千萬不可很強勢的讓孩子一定要認同並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否則孩子以後很難再願意與我們彼此敞開心扉的講出其真實想法,因爲他(她)們會覺得自己想什麼都不重要,畢竟最後都還是按照父母親的想法在完成這件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因體格、力量上與家長的懸殊,會選擇暫時性的“委曲求全”,待其長大,這種前期性格上的壓制就會逐漸暴露出來,這也就是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自認爲特別乖,但進入青春期後變得特別叛逆的原因之一。身爲家長不易,身爲成長中的孩子們也不宜,都是第一次當家長和孩子,在共同生活和成長的道路上還請多多關照!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用一生的力量說出“我相信你,孩子!”

       願在這個焦慮的時代中,身爲父母的我們都努力變得平靜而祥和,努力將這份焦慮化解在自身中,而不是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