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

阮一峯的網絡日誌 » 首頁 » 檔案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

作者: 阮一峯

日期: 2011年12月18日

過去兩個月,我一直在讀這本400頁的書。

這是我今年讀過的最有價值的好書之一。

它很獨特,一半是遊記,講述作者與兒子的一次摩托車旅行,從明尼蘇達州一直到加州,耗時17天;另一半是哲學討論,作者剖析自己的思想,尋求心靈的答案。兩種文體交織在一起,維基百科稱它爲"哲學小說"。

作者波西格(1928-,Robert M. Pirsig)大學時主修生物化學,後來對哲學產生興趣,1950年前往印度學習東方哲學。回國後,在當地大學擔任寫作課教師。1961年,他被診斷爲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和臨牀憂鬱症,被多次送進精神病院,接受過28次電擊療法。

1968年出院後,他帶着10歲的兒子克里斯,進行了一次長途摩托車旅行。他把旅行的感受和思考,寫成了一本書《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由於連續被121家出版社拒絕,直到1974年,這本書纔出版。但是出版後,銷售量驚人,超過500萬冊,成爲70年代美國十大暢銷書之一,目前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1000萬冊。《吉尼斯世界紀錄》稱它是"世界上被拒稿次數最多的暢銷書"。

此書在國內有兩個中文版:《父子的世界》(中國友誼出版公司,黃欣譯,1999)和《萬里任禪遊》(重慶出版社,張國辰譯,2006)。後面一個版本,今年9月已經再版了,並且終於將書名改成原名了。網上有這個版本的下載,翻譯得相當不錯。

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我很奇怪,"禪"和"摩托車"有什麼關係,怎麼會放在一起呢?

讀完才明白,這兩個詞都是象徵。"禪"象徵一個人內心的心靈探索,是主觀哲學思考;"摩托車"象徵科學技術,是客觀的外部存在。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就是暗示這本書講的是,如何將主觀和客觀統一起來,正確地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達到一種和諧存在的境界。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維修摩托車"也能成爲一種"禪",那會怎樣?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

"本書不應該在任何意義上,與東方佛教徒的禪學實踐聯繫在一起。它與摩托車的關係也不是很大。"

這本書的主題其實可以概況爲,在工業時代,如何成爲一個有信仰的人,以及如何去信。

所謂"信仰",說到底就是對世界的某種理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在工業時代,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技高度發達、產品的複雜性遠遠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工業力量彷彿一種不受操控的怪獸,理解這樣的世界,找到內心的信仰和平靜,談何容易?

"在你經過大城市的工業區時,你就會看到整片所謂的科技區。門前圍了高高的鐵絲網,大門緊鎖,告示牌上寫着"禁止跨越"。在一片污濁的空氣之後,你看到的是奇形怪狀而又醜陋的金屬物和磚塊,也不知用途爲何。它的主人你永遠也見不着,它爲什麼在那兒也沒有人知道,所以你感受到的只是一股莫名的疏離感,彷彿你並不屬於那兒。它的主人和知其來由的人可不希望你在附近閒逛,這些工廠讓你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有陌生的感覺。它特殊的形狀、外觀還有神祕感,一切都在叫你"滾開"。

你知道這一切總有解釋,而且它們毫無疑問地對人類間接地有些益處,但是這些益處你沒看見,你只看見"禁止跨越"和"保持距離"的牌子,你只看見人們像螻蟻一樣爲這些龐然巨物做工。於是你想,即使我是它們的一分子,也不過是另一隻做苦役的螻蟻罷了。"

作者認爲,尋找心靈的平靜,需要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的統一。

"感性"是指追求內心感受,不追究事物背後的原因和運行機制。比如,感性的人騎摩托車兜風,看重的是騎行的快感、旅途的美景,以及其中包含的禪意思考。

"騎摩托車旅遊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車裏你只是被侷限在一個小空間之內,因爲已經習慣了,你意識不到從車窗向外看風景和看電視差不多。你只是個被動的觀衆,景物只能呆板地從窗外飛馳而過。 騎摩托車可就不同了。它沒有什麼車窗玻璃在面前阻擋你的視野,你會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你就處在景緻之中,而不再是觀衆,你能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腳下飛馳而過的是實實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過的土地沒有兩樣。它結結實實地躺在那兒,雖然因爲車速快而顯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隨時停車,及時感受它的存在,讓那份踏實感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

"理性"則是指邏輯分析和科學理解能力。理性的人騎摩托車兜風,會想搞清楚摩托車的運行原理,以及發生故障時如何維修。

"出毛病的時候,活塞因爲過熱而膨脹,會很容易就卡住汽缸壁,有的時候甚至會熔化。它會卡住發動機和後輪,造成突然剎車。這輛車第一次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害得我整個人都衝到前輪的上方,後面的人幾乎趴在我身上。

......發動機當時非常熱,周圍的空氣都受到傳染,微微地震顫起來。我們幾乎可以看到熱力所發射出來的光芒。如果我將手指沾溼放上去,它一定會像碰到熱鐵一樣嗞嗞地響起來。因此我們就只能慢慢地騎回家了。一聽發動機的聲音就知道是活塞出了問題,需要大修一番。"

如果感性和理性能夠結合起來,一個人就能正確面對這個世界,找到心靈的寧靜。

當旅行結束,作者騎到了加州,看到了大海。在那一刻,他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對的。

"幾分鐘之後,我們順着這條路騎到了山頂,然後又筆直地往山谷落下。一路風景十分優美。我覺得這個山谷和美國其他的山谷完全不同。往南邊一點就是所有葡萄美酒的產地。山坡像波浪一樣起伏,呈現出優美的曲線,而路也是蜿蜒曲折。我們的身體和車子緩緩地順着山路向下走,同時向路邊傾斜過去,幾乎可以碰到樹葉和樹枝。高山地區的岩石和樅樹遠遠落在身後,在我們周圍是平緩的山坡和葡萄樹,還有許多紫色和紅色的花朵。從山谷冒出了濃郁的霧氣,那是森林的氣息和花香融合在了一起。在遙遠的那一端,則是看不到但可以微微嗅得到的海洋氣息。

......人只要活着就會發生不愉快的事和不幸的事。但是我現在有一種以前沒有過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內裏:我們贏了。情況正在慢慢好起來。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期待。"

==========================================================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摘錄

1.

過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懷着愛意的生活,一種高高興興、簡單明瞭的生活。

2.

單調乏味的日子讓人幾年後想起來不禁懷疑,究竟自己是怎麼過的,而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現在我們的確空下來了,我想談一些我自己覺得頗爲重要的事。

3.

風一時起,一時落,不斷地吹送過來......它們來自那麼遙遠的地方。

4.

我對許多事情都有些不確定,或許這就是爲什麼我話說得這麼多。

5.

她說如果埋葬一個人時出了問題,他的鬼魂就會出現。這一點的確如此,斐德洛沒有得到安葬,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6.

我想了一下,他還是值得我向他解釋的。

7.

是什麼把他們帶進殿堂裏的......答案不一而足......逃避平凡生活的蕪雜,無可救藥的厭倦,逃離自己慾望的束縛。

一個脾氣好的人想要逃離喧鬧、令人緊張的環境,而來到寂靜的高山,在這裏你極目遠眺,透過靜謐清新的空氣,愉快地描摹永恆寧靜的山色。

8.

他的確是跨入了這個領域,但是卻對答案不滿意。

9.

他幾乎從生理上產生了對這座山的需要。他抽象的思路已經變得這樣綿長,必須要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才能夠保持思路的清晰。稍有分心或是有其他的思想或是有責任在身,都很可能破壞思想的進展。

早期的失敗使他覺得不需要按照一般的社會標準去思考,他的思想早已很少有人能明白。他認爲像學校、教會、政府和政治組織這種機構,都是想用某種特定的目標而非真理來引導別人的思考,以使他們的機構能夠繼續存活下去,以控制別人來繼續爲這些機構服務。

因而,他認爲早年的失敗,其實對他來說是一種福氣,在偶然之間就使自己從爲他所設下的陷阱中逃了出來。在他的下半輩子,他對於這些機構所謂的真理警戒心變得非常高。當然一開始,他並沒有這樣想,只是後來逐漸演變成這樣。

10.

他很高興能夠獨自一個人在空曠的船艙裏讀這本書,否則他永遠不可能讀進去。

11.

有些人一輩子都生活在山底下,從來不知道有這麼高的地方存在。

12.

在這思想的高原地帶,你想得愈用力,走得就愈慢。

他以科學的方法來閱讀,不只讀字面的意思,而且把每個句子都拿來實驗,同時記下問題,以待日後解決。

我的運氣不錯,我有他大量的筆記。

13.

你成了一部機器,不斷地對那些如潮水般湧來的天真學生重複同樣枯燥乏味的教材。他們不瞭解爲什麼你變得這樣乏味,因而對你失去了尊敬。大家也受了你的傳染。

你不斷上課、上課、上課的原因是,這是經營一所學校最經濟的方法,讓外界的人誤以爲學生得到了完整的教育。

14.

真正的大學並不聽命於任何民意機關,也不是由任何建築物所構成的,只要它自己宣佈這個地方已不再是聖所,真正的大學就已經消失,所遺留下來的只是一些磚牆、藏書和種種物質的結構罷了。

15.

真正的大學並沒有特定的地點,也沒有校產;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質的報酬。

真正的大學是心靈的世界,是多少世紀以來流傳給我們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於任何特定的建築物之內。這種心靈的世界,許多世紀以來都是通過一羣所謂的教授所傳遞的,而教授這個頭銜並不屬於真正大學的一部分,大學的本質在於流傳下來的理性的自身。

16.

除了這種心靈的世界之外,不巧也有一種合法的機構有同樣的名稱,但是卻完全是兩碼子事。它是非營利性的組織,隸屬於州政府,同時坐落在特定的地方,它不但擁有校產,還能發薪水,收學費,還要受法律的約束。

然而這種大學,也就是合法的組織,卻沒有辦法真正提供任何教導,它不但無法激發新知識的產生,也無法衡量學問的價值。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學,它只像教會外表的建築一樣,坐落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提供真正的教會各種有利於生存的環境。

斐德洛認爲,凡是沒有辦法覺察這種差異的人,就會誤以爲掌握了教會的建築就等於掌握了教會。他們認爲,學校的教授既然領了薪水,一旦得到上面的指示,就應該拋棄自己的見解,毫無異議地接受學校的指揮,就像受僱於一般公司行號,處處要爲老闆說話一樣。 他們看到的是虛假的大學,而沒看到真正的大學。

17.

他的動力:勇於說出真理的使命感。

18.

一個人可以信仰真理,也可以通過理性去追尋真理,或者和當局對抗,但是爲什麼會像他這樣夜以繼日地燃燒自己?

19.

如果你對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產生狂熱的態度。

20.

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狀況,對你並沒有任何意義。一旦你回顧以往,就會看到一種模式隱隱出現。如果你由這個模式出發,那麼很可能會迸發出一些東西。

21.

科學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和人的心靈連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醜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們的厭惡。然而過去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爲大家最關心的是衣食住行的問題,而科學正好能滿足人們這方面的需要。

但是現在有更多人相信、也注意到科學所產生的醜陋現象,因而懷疑我們是否需要犧牲靈性和美感上的需要,以滿足物質方面的慾望。

22.

解決的方法不是拋棄或否定理性,而是拓展理性的內涵,使它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

23.

在溫暖的被窩中,我又想了好一陣子山頂的雪和風,還有哥倫布。

24.

除了她走後所留下的精神渦流,教室裏只剩下一股悲傷的氣氛。而原先我所要來看的東西已經消失了。

25.

實體的山往往能象徵人們靈性長進的路。就好像那些在我們身後的山谷裏的人們,大部分人望着靈性的高峯,但是一生從來不曾攀上過,只是聽聽別人的經驗就已經很滿足,而自己不願意花費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則是靠着有經驗的嚮導,他們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夠很順利地到達他們的目的地。但是還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沒有經驗,而且不太相信別人的經驗,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總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運氣還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

26.

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別人更明白,其實登山並沒有惟一或是固定的路線,有多少這樣的人物就有多少條路。

27.

她之所以寫不出有關波斯曼的事,是因爲她想不出波斯曼有什麼值得重複寫下來的地方。很奇怪,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而不要在乎別人說過什麼。而把題材縮減到一塊磚就突破了她的瓶頸。因爲很明顯地,她必須直接地、不受任何阻礙地觀察這塊磚。

28.

一旦他們能自己直接觀察,就會明白有無窮的題材值得寫,這是一種培養信心的訓練,雖然他們所寫的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終究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模仿別人之作。

29.

廢除分數和學位的目的,並不是要去處罰驢子或者是拋棄它們,而是給這些驢子適當的環境,讓它變成自由的人。

30.

愈聰明愈認真的學生愈不需要分數,很可能是因爲他們對學問的本身比較感興趣。而愈懶惰愈愚笨的學生則愈需要分數,因爲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31.

把心懷怨恨的學生教成一個模子裏出來的,這不是他想要做的。

32.

他和太太在山裏露營了許久,她問他爲什麼一直都這麼沉默,他也說不出原因,他只是停下來等待,等待那顆思想上尚未出現的晶種,能夠突然地把一切都具體化。

33.

如果你只是爲了爬到山頂,這種目標是很膚淺的,維持山的活力是靠這些周遭的環境,而不單單只是山頂而已。 但是當然,沒有山頂,就不會有山的周圍,是山頂界定了周圍。

34.

凡是有創意的人都有那個神祕而屬於個人的內在目標。

35.

他談論的話題永遠是別的事和別的地方。他的人雖然在這裏,但是他的心卻不在這裏。因爲他拒絕活在此時此地,他想要趕快爬到山頂,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後仍然不快樂,因爲山頂立刻就變成"此地"。他追尋的,他想要的都已經圍繞在他的四周,但是他並不要這一切,因爲這些就在他旁邊。於是在體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喫力,因爲他總認爲自己的目標在遠方。

36.

學校這座理性的教會主要就是研究那些能被界定的事物,所以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神祕的主義,他就應該去修道院而不是去大學,大學要研究的是能夠形之於文字的事物。

37.

一旦你被訓練得輕視自己的喜好,那麼當然你就會對別人更加順服----變成好奴隸。一旦你學會不做自己喜歡的事,那麼你就會爲整個體系所接受。

38.

爬到山頂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看到藍天。

39.

當遠方有座高山或者哪怕只是山丘,你就擁有了空間。

40.

前沿就是一切行動所在。前沿包含着未來的全部可能性。前沿也包含着過去的全部歷史。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到哪裏去追尋過去與未來呢?

41.

這是一種無法解釋的傷懷,又一天消逝了,展現在眼前的只是逐漸沉重的暮色。

42.

一直到作品呈現出它該有的形式,他的內心纔會得到真正的安寧。

43.

釣魚回來的人通常充滿了熱忱,有力量去面對幾個禮拜前他已經厭惡至極的事物。因此,事實上他並沒有浪費時間,只是我們以世俗的眼光認爲他是如此。

44.

在修理機器這方面,如果你的自我太強,往往無法把工作做好。因爲你總是會被愚弄,很容易犯錯,所以修理人員自大的個性對他頗爲不利。如果你認識很多技術人員,我想你會同意我的觀點,他們往往相當謙虛而且安靜。當然,也有例外。不過即使他們起初無法保持安靜和謙遜,長久工作下來,也會變成這樣的個性。同時,他們還具有高度的警戒心,專注而又懂得懷疑,不會以自我爲中心。

45.

機器會反映出你真正的個性、感受、推理和行動,而不是反映你自我吹噓、膨脹的那一部分。如果你的士氣來自於你的自我,而非良質,那麼這種虛假的形象很快就會完全崩潰,那你就會非常沮喪。

46.

我在公路上慢慢地走着,不想去打擾陽光,這正是早秋的感覺。

47.

森林裏面的寂靜會讓每一個人都有所進步。

48.

我認爲身體上的距離和寂寞毫不相關,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心理的距離。在蒙大拿和愛達荷州,身體上的距離雖然很遙遠,人們心理的距離卻很近,而在這裏正好相反。

49.

大衆媒體讓他們以爲身邊的事物是不重要的,這就是他們寂寞的原因。你可以從他們臉上看到寂寞。先是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搜尋的神情,然後一旦看見你,你對他們來說便只不過像一個物體,算不得什麼,而不是他們想要尋找的對象,因爲你不是電視上的人物。

50.

然而偉大的書籍早已爲世人所知,斐德洛的作品卻沒有出版,所以我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把他的思想詳細地寫下來。

51.

蘇格拉底曾經告訴高爾吉亞,修辭學和烹飪都是煽動人的學問----是很卑微的思想----因爲它們所訴求的是人的情感而非真正的知識。

52.

代表善的智者和代表真理的辯證學者爲人類未來的世界走向而爭鬥。真理這一方贏了,而善輸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今天接受真實很少有困難,而接受良質的阻力則很大。

53.

雨小多了,所以我們能看到地平線,遙遠的天邊有如此明顯的一條線,清楚地區分開了淺灰的天空和深灰的海水。

一個人只要望着地平線,內心就能得到寧靜。

54.

往往我們對別人指責最嚴苛之處,就是我們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55.

大海寒冷湛藍,很奇怪,卻讓我有絕望的感覺。住在海邊的人永遠不會了解海洋對於住在內陸的人的意義----它代表瞭如此遙遠而龐大的夢想,雖然就在眼前,但是在最深的潛意識裏,你卻看不見它。當他們到達海洋的時候,將意識與潛意識的夢境相比較,就會感到挫敗。他們走了這麼遠的路,卻到達了一個永遠無法探知深度的神祕之處。它是一切的源頭。

56.

現在在思索,海到底究竟有多遠......

57.

克里斯哭的聲音漸漸小下來,但還是沒有止住。海風吹在我們四周長長的野草上,霧逐漸散去。

(完)

留言(58條)

去wiki看了下他的生平

“即使剃刀裏也有哲學”,這是村上春樹很喜歡的一句毛姆的名言。無論是阮老師、村上春樹還是毛姆都有一種我很羨慕的特質,就是可以從書裏讀出那麼多有味道的東西來,還可以拿出來讓更多的人因此受益。

我在乎的是自由和競爭,和公平,和現實,以及改變現實世界和自身的處境

而不是這裏面對現實和虛幻的糾纏不清

我對禪本身不感興趣

而技術本身進步往往體現出了禪

我確實不看好中國,因爲沒有給中國走的路

公平只有2種辦法,一種是從制度上直接公平,肯定很難,阻力很大,而且不現實

一種從技術上實現,就是把技術做出細節,細節越多越好,每個細節都可以切割成流水線,而流水線不需要你懂技術,不懂技術的人也可以去做技術,這樣一個技術切割的很細,很多原來不做技術的也進了去做技術

當然如果你夠強,不去做這樣的靠本能也可以完成的別人做好的技術,去單獨做一個一個人也可以解決問題的也可以,這樣你就可以把那些做流水線的競爭下去,把他們的工資或者收入競爭進你的口袋

而經濟一旦和後面這種模式融合,制度上變革也就是必然了,間接使不公平的被動變成任何有力量改變的人都可以自己去改變這個不公平

現在有種趨勢

就是每當一種或者一類一堆技術被人講明白,懶漢或者外行可以看幾條簡單介紹就能全面接手的,這個技術會馬上發生改變或者變異,將原來的經驗全部再打碎

這應該不是巧合,而是防止人投機

比如說我以前寫的redhat linux各類問題集合,很多人總是問這個版本那個版本我說不需要老問哪個版本,都是通用的,總結出了很多不變應萬變的傻瓜經驗

事實證明這是不行的,隨着fedora的不斷進化,以上很多在fedora上也可以的傻瓜經驗被人爲的都修改了,我很難說再保證這些規則能使所有redhat系的上通用

甚至這些改變和linux桌面不行了竟然是矛盾的,因爲很多改動就是對桌面的傻瓜型改動,而這些改動就使以前的各類問題解決辦法發生了大量變化

投機的人要學再也無法看以前寫的各個版本的總結了

比如不懂英文的人用lfs,如果不懂,肯定難度大很多
後來被人翻譯成了中文,很多人直接上,當然難度小了,這掩蓋了很多問題
但隨着進化,還是會變,很多技術面臨第一手資料問題

資料的過時,環境的變化,很多努力都付諸東流了
而且也防止技術懶漢投機了

 

也就是說,中國變化還不夠快

要快到任何人不努力就感覺到自己過時,總是無所適從

而且還投機不了

中國缺少這樣的制度和環境和平臺,把所有人放進這樣的

我覺得linux是個這樣的難投機的場所,他總是在變,不怕你會投機

投機的遲早會被大量的變化洗出去

這個人我推薦去做開源,別修摩托和寫書,寫哲學了

真實的改變,真實的競爭,真實的文檔,誰都可以參與

寫書不過癮

寫文檔才過癮

我覺得老外比中國人強的就是什麼東西都能寫出一堆文檔,就象翻看一堆聖經一樣

而且寫的非常好,後來者一看很多問題都明白了

這個問題比較大,還沒說清楚


技術與禪是有一些道理的。兩者是成金字塔形狀,技術在最下,禪在最上。技術與禪之間的銜接依靠獨立、自由、完整以及簡單與純粹。它們之間的共性在於兩者之間均含有的變數與定數。

能嘗試121次的人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其實,所謂信仰就是“與大自然相聯結”罷了。

工業社會之所以讓人感覺不好,只不過就是因爲它讓人們與大自然之間失去了聯繫罷了。

人的內心再怎麼被外界所矇蔽,也不會喪失與大自然相聯繫的能力。

當人的內心感覺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重新找回與大自然相聯結的感覺的時候。

經常來看些文章 感覺很好 也有時想學習寫一些 卻怎麼都想不出詞語來

阮兄推薦的書肯定是好書,買來看。正在看你翻譯的《黑客與畫家》,贊一個

好文,善比理更重要,不然人們怎麼會有這麼多追求。

一直想弄清楚一個事,西方言論自由的國家寫書也需要通過出版社才能出版嗎?俄羅斯的情況是印數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經出版社。

在《幸福的方法》中多次看到提及此書,看來很有必要看一看了。

引用志司的發言:

一直想弄清楚一個事,西方言論自由的國家寫書也需要通過出版社才能出版嗎?俄羅斯的情況是印數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經出版社。

他大概是更看中出版社的發行渠道。好的出版社有利於傳播,寫的書不就是爲了更多人看到嗎?

網上這個版本在哪裏可以下載呢?我只找到新浪愛問裏面一個感覺不是很好的版本,其他都沒有了。

阮先生是個很愛研究的人,最近北朝的二胖掛了,很多人不明白爲何北朝人爲何在那樣的環境下還會痛哭。我覺得可以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解釋其中的一些緣由。
阮先生可以以此研究寫篇文章普及一下。

zen來自東方
不過這裏和我們的講的禪 沒有任何關聯

引用志司的發言:

一直想弄清楚一個事,西方言論自由的國家寫書也需要通過出版社才能出版嗎?俄羅斯的情況是印數1000本以下可以自由出版,不需經出版社。

出版本就是一門專業學問,而且還要錢、錢、錢。1961-1974年的互聯網跟現在天差地別,萬維網更加還未出現。現今很多人所說的互聯網其實只是在說在其上的萬維網而已。當年的網上出版根本不實際。

貪心地問,今年阮生還看過哪些好書,推薦一下.

另,我是因爲阮的N年前的介紹,追了坂上之雲三年,這幾天快放映完了。阮生對他的評價是----?

引用ssdt的發言:

我在乎的是自由和競爭,和公平,和現實,以及改變現實世界和自身的處境

真正需要的是「被自由選擇」,不是競爭。被自由選擇,有競爭,也有合作,只要真正被自由選擇。天擇不一定物競。自由軟體提倡的東西包括合作,西方因為當年缺乏了選擇合作的自由,因而纔出現了自由軟體。當然我們東方是相反,缺乏了選擇競爭的自由。

謝謝,自從訂了你的rss後,認識到了很多好書,非常感謝~

思考中,現在去找這本書,謝謝您的分享!

我有一個疑問:我們能與書中的觀點達成一致,形成共鳴,是否是因爲其實這些道理我們本身都有所理解,只是沒有總結出來,看這類書我覺得一直在探討人生,看多了有時候覺得是沒有意義的,因爲有可能一直都在尋找什麼是有意義,卻忘了動手去做。非常感謝!

PS:能介紹一下爲什麼這本憶會被拒絕121次嗎?沒找到相關資料。。。

看完了,看了兩遍,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爲什麼書中提到要定義“良質”時很多人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憤怒?爲什麼我絲毫沒有這種感覺?

希望有時間能靜下心來看看這樣的書,去除浮躁

想捐點錢,但10快錢有點多了。而且俺也沒看10篇那麼多啊。。。。還是想辦法讓人一篇一篇買吧。畢竟免費用軟件看電子書多了花一塊錢買點優越感還是比較。。

波西格在這本書的英文版前言中解釋了故事結局的另一層含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中譯本書非常好,現在又買了英文版準備開始看了。覺得阮先生不應該告訴讀者那個譯本在網上有下載,畢竟是人家辛勤勞動的成果,而且網上書店也還有出售。

網上的版本翻譯還是不錯的,但是感覺不是全部,因爲結尾處並沒有到達大海,版主的摘錄內容也沒有出現,肯定不是完整版本,看來還是要買本書看看完整內容。

推薦的書都不錯, 這本收了! :) 放豆瓣先

正準備看這本書,希望能夠從中得到一點體悟。

搜索這本書阮兄網頁排名相當靠前,推薦寫的好,排版也舒服,書相當精彩,建議摩托車維修工和大學哲學教授人手一冊…騎車一千公里後終於華麗的爆胎了,想寫本書《禪與自行車維修藝術》,第一章標題都想好了,論備胎的必要性 = =

引用Aphantee的發言:

中譯本書非常好,現在又買了英文版準備開始看了。覺得阮先生不應該告訴讀者那個譯本在網上有下載,畢竟是人家辛勤勞動的成果,而且網上書店也還有出售。

我是看了電子版,看完又去亞馬遜買的書。

感覺這篇書評寫得比書好。。。書裏很多東西都是不知所云,號稱是程序員必讀書籍其實相關的部分很少,有點被過度解讀了。

引用north212的發言:

感覺這篇書評寫得比書好。。。書裏很多東西都是不知所云,號稱是程序員必讀書籍其實相關的部分很少,有點被過度解讀了。

程序員是幹壞事最多的一類人,並且程序員幹了壞事卻沒有人認爲其幹了壞事,並且程序員自己也從未意識到自己的罪責……
程序員在數字的世界裏看似掌握了創造的能力,就像神一樣,但是程序員創造了嗎?程序員總爲自己的邏輯思維自豪,總認爲自己有理,但是程序員找了理嗎?
程序員需要思考人生,思考人性,思考天理……
程序員離神很近……離惡魔也很近……程序員有探尋真理的優勢

剛剛在讀這本書,心情變得平靜了很多。

這本書去年就買了,一直沒有仔細看過。正準備暑假好好看一遍。阮老師的這篇讀書筆記寫的很好,很有參考作用,我一直沒有搞清楚怎麼做讀書筆記比較好。總之,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啓發,謝謝您!

看了巜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之後,才知道過去讀得都是垃圾!

引用wee的發言:

剛剛在讀這本書,心情變得平靜了很多。

確實,我只讀了引言就感覺心靜了很多。

我看過了,但是不認爲這是好書,節奏太慢,很多內容其實是無效的,容易分神,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找到重點的地方,旁騖太多。
玄之又玄的,並不一定是真理。我認爲這本書人們認爲經典所在的地方,多半是作者言論少抽象多,他模糊的指點,你也模糊的覺得自己找到了那個點,但是他說的是不是你理解的,你是知不知道的。
這種書,我不推薦。

嚴重懷疑你沒深入瞭解這本書(ˉ(∞)ˉ)

引用yzq的發言:

嚴重懷疑你沒深入瞭解這本書(ˉ(∞)ˉ)

怎麼講?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
"本書不應該在任何意義上,與東方佛教徒的禪學實踐聯繫在一起。它與摩托車的關係也不是很大。"
請問您看的是哪一版本?我的重慶出版社版本沒有作者的序言啊。

好書,正在慢慢品讀!

引用liningrandy的發言:

我看過了,但是不認爲這是好書,節奏太慢,很多內容其實是無效的,容易分神,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找到重點的地方,旁騖太多。
玄之又玄的,並不一定是真理。我認爲這本書人們認爲經典所在的地方,多半是作者言論少抽象多,他模糊的指點,你也模糊的覺得自己找到了那個點,但是他說的是不是你理解的,你是知不知道的。
這種書,我不推薦。

我覺得說的很在理。

這個書最出彩的地方在於對technology alienation的討論。其實對於human-tech這個approach下面所產生的ethics問題,最早談的並不是Pirsig,而是norbert Wiener的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後來還有同時期的Sheridan的man-machine systems和更近一點的Vicente的The Human Factor.

單單是聽着自己錄下的這本書的語音,內心已寧靜

Robert Maynard Pirsig (September 6, 1928 – April 24, 2017)
波西格 走好!

看到一本,稍顯小衆的一本書

引用Aphantee的發言:

覺得阮先生不應該告訴讀者那個譯本在網上有下載,畢竟是人家辛勤勞動的成果,而且網上書店也還有出售。

但是你不能否認網上有電子版的客觀事實啊。既然是事實說出來有何不可?

正在看的一本書

教科書裏只會講出技術改變了世界,社會結構,飲食,你上廁所的方式等等

但技術改變最多的是人性

技術使人類更加平等,但擁有技術的人更加平等

技術就是權力,對於不懂技術的人來說

當懂得技術,便已經和不懂技術的人處在兩個維度

編程就像一種魔法(以後可能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或者什麼其他的靈丹妙藥)

不懂編程的人

只能被認爲是麻瓜,除非在更高層次去駕馭魔法,就是駕馭使用這種魔法的人

我依然在看這本書

努力領悟作者的

但我的心中卻好似有了另外一個答案

就像在旅程中,我已知道那不是我去的地方

引用jerr的發言:

 

我覺得說的很在理。

或許,人真真正追尋的都是些模糊而無法言清的東西

[抱拳]感觸頗深。
還差50頁讀完,最近也在看哲學和學編程,阮先生給我豎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看過的人來說說,254頁以後的時候,書中是怎麼解決“卡住了”這個問題的?描寫了一大段,沒有看太懂,有人看懂的,來說說吧

I shared different views with Mr. Ran. Pirsig (1974)’s discourse of experience of driving the motorcycle is essentially addressing the concern that artifacts and humans shall 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considers technology independent of human users while traditional social science considers humans independent of technologies being employed. However our experience is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coupling between humans and technology. The emergent properties can only come out of the human-technology entirety. I would say this is an implicit manifestation of the systems perspective (Bertalanffy, 1968).

曾經讀過,也還是不是特別能讀懂,書中波西格一直跟一個人對話,後來才確定那個人是他自己,但還是不理解那個人象徵着什麼

引用陳釗的發言: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
"本書不應該在任何意義上,與東方佛教徒的禪學實踐聯繫在一起。它與摩托車的關係也不是很大。"
請問您看的是哪一版本?我的重慶出版社版本沒有作者的序言啊。

書的最開頭,“Author`s Note”.

我要發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開

 «-我信任你,不會填寫廣告鏈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