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大和小 (共五篇)

道德经的大和小 (共五篇)

文/林海

        何分大小不相干,智慧之门智慧宽。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平安。 

          老子在道德经里,借用水来解释道。水,随着地势任意流淌,涵盖所有流过的地方,宽泛而无所不包,没有选择,不会排斥,更没有取舍。道,也是这样,所到之处影响无所不及,水还避高就低,而道无所不在。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是外因,道,是万物生长的内生动力。水,不会因为万物生长的需求而有所推辞,道,也不会因为成就了万物而居功自傲,从来不试图主导万物的命运,因为,道是的无欲无求的。老子曰: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物质有大有小,大似乎比小要好,因此很多人喜欢大,这是一种欲望的驱使,无欲,也就没有了大小的概念,就会安于小,也就没有了荣辱的概念、得失的概念、贫富的概念、贵贱的概念等等,所以,老子曰:常无欲,可名于小。

      道,可聚可散,可大可小。道,在宇宙各个角落,进而形成万物,万物做为一个个的个体,相对于宇宙是渺小的,由道,生成的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了大千世界,所以,可名于大。道的本性是无为,所以,万物不是道所强制的,而是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万物包括人类,其实并没有意识到道的存在,所以,老子曰:万物归焉而不知主。

【七绝】道德经的大和小

文/林海

何分大小不相干,

智慧之门智慧宽。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平安。     

平水韵十四寒 


       

道德经的执大象

文/林海

        圣人大象水流潺,智慧之门智慧攀。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本同班。 

          道,玄而又玄。但是,道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而是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因此,可以通过物象表现出来,而表现形式可大可小

          那么怎样才算大呢?大到无边无际,大到一般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老子曰:大象无形。象,现象、形象,指的就是形状和样子,常常被引申为气概、气度,说一个人很有气象。大,不仅仅说的是形状有多大,更多的是说精神层面足够圆满优秀,有品行修为的人称:大德,就是这个意思。

          大象,是最高和最佳表现形式。象,是道的表现形式,一个人一旦具有了大象,也就是掌握了道,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老子曰:执大象,天下往。

【七绝】道德经的执大象

文/林海

圣人大象水流潺,

智慧之门智慧攀。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本同班。   

平水韵十五删   


       

道法自然

文/林海

        过多干预不成贤,智慧之门智慧全。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苍天。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顺应自然,任由万物自由生长,看似无所作为,但是万物由道而生,循道而长,因道而亡,所以没有什么是它做不到的。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擅为、不妄为、不强为。因为无为的核心是顺应自然,顺应规律,该怎样就怎样,不过多地干预,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所以,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什么作为,实则万物因此而自由生发,这就是无不为。

        老子曰:道法自然。就是希望我们,特别是君主,要遵循自然规律,以道治理国家。所以,老子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君主,守之,就是遵循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叫顺应自然,在社会就是顺应民心,自化就是自我化育成长。

          老子反对过多干预,主张不尚贤,行不言之教,认为大道废,有仁义。你越主张什么,越能激发人的欲望,一旦欲望战胜了天性,道,就不在了。

【七绝】道法自然

文/林海

过多干预不成贤,

智慧之门智慧全。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苍天。

平水韵一先   


     

无名之朴

文/林海

        无名之朴路迢迢,智慧玄门智慧骄。道德经书知道德,凡间万物自逍遥。   

          什么是无名之朴?无名,不可描述。道,原本无名,世界万物也原本无名,是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它们命名,这个名,本来就是强加上去的,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它所代指的内涵,所以老子多次说过,起名都是勉强而为、不得不为的事。无名之朴,说的就是没有命名的状态,也就是最初的状态,没有任何人为改变的状态,道的状态。

        回归到无名之朴的状态,所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就会烟消云散,也就不再因此而纠结和折腾,内心于是归于宁静。大家都安静了,安分守己,就像宇宙里面的那些行星一样,各循自己的轨迹运行,相安无事,天下自然就安定太平了。

          人,经历了悲欢离合,看惯了恩怨情仇,厌倦了委屈逢迎,最终渴望的就是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安宁。那么,放下各种欲望,回归简朴的生活,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无为,无为则无不为,无意之间,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生活,各种折腾就显得多余了。

【七绝】无名之朴

文/林海

无名之朴路迢迢,

智慧玄门智慧骄。

道德经书知道德,

凡间万物自逍遥。   

平水韵二萧   


 

积德

文/林海

        行为规范不能抛,智慧玄门智慧交。道德经书知道德,凡间万物绽新苞。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的德,最高境界的德,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德挂在嘴边,以德自居,看似有德,不过是刻意表现给人看的,这种形式重于内容,并不能代表其真正有德,甚至于根本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老子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的外在表现,老子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具体到我们身上,德,就是一种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德,标准不一样,起点不一样,上下高低就不一样。最好的德,就是顺其自然,无意为之,看到需要帮助的,自然就会施以援手,既不会有所选择,更不会视而不见,老子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为,态度、观点、目的。无以为,就是没有先入为主的态度、观点和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有德,才去做那些积德的事,更不是选择性的有德。

          积德,我们该怎么做呢?老子曰: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敦厚、厚重、厚道,而不浅薄、轻薄、肤浅;要实在、踏实、真实,而不浮华、虚伪、轻浮,只有这样才能积德。

【七绝】积德

文/林海

行为规范不能抛,

智慧玄门智慧交。

道德经书知道德,

凡间万物绽新苞。       

平水韵三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