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为啥大明建立,刘伯温没有获封开国六公

民间传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为啥大明建立后刘伯温被封为伯爵,而像啥李善长,徐达,冯胜,邓愈等人获得公爵之位,被称为开国六公,难道刘伯温不如这六个人功劳大吗?

对。

任何事情都有先来后到,一个公司草创时候,组建的班子和公司发展起来后招揽的人才待遇自然不同。

刘伯温在看到朱元璋事业干的有声有色时,才加入革命队伍,来的时候还不情不愿,希望朱元璋像当年刘备对待诸葛亮一样对他,让重八同志来个三顾青田,留下一段佳话。

但是朱元璋直接不理他,让人拿着把尚方宝剑去请刘神仙,意思直接明白,来,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刘伯温很懂事,颠颠的来了。

刘伯温来的太晚了,看看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长啥时候来的,朱元璋刚刚组建自己部曲,进攻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就主动投靠了朱元璋:

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

李善长投奔朱元璋的时间点,类似于蔡崇信投奔马云。

朱元璋一直把李善长看成自己的萧何,李善长和萧何的职能也几乎一样,主管后勤,筹粮筹兵。

这对在前线打仗的朱元璋太重要了。

战争永远不是你有一个好点子,就能打胜仗。

战争拼得就是消耗,拼的是后勤。

所以,后来李善长一直是明朝的第一功臣,朱元璋进位吴王,李善长和徐达是左右丞相,而刘伯温只是天文台台长。

这地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把李善长排在徐达前面,也说明李善长这个后勤部长的重要性。

另外几个开国六公,那一个不是很早就跟着朱元璋的从龙之臣。

徐达冯胜李文忠那是朱元璋派出灭元大军的固定班底,一般大仗都是徐达总指挥,李文忠冯胜为左右副手。

邓愈是带资进组的,投奔朱元璋时带着一万兵马。

邓愈擅长使用火器,元末,这简直就是最恐怖的大杀器了。

鄱阳湖大战之前是洪都保卫战,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攻应天的门户洪都,朱元璋需要时间准备。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邓愈只有一万人,愣是守了八十五天,阻挡陈友谅大军不能前进一步。

三个月后朱元璋整顿大军,前来接应,鄱阳湖大战拉开帷幕。

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建国前最重要的一次守城之战,守住洪都为朱元璋后来消灭陈友谅的后汉留足了时间。

事后,朱元璋称邓愈为自己的万里长城。

刘伯温来的时候陈友谅刚刚攻占当涂,气势正盛,朱元璋手下有人劝朱元璋,要不咱投降陈友谅,或者躲到钟山避其锋芒?

这颇有点当年赤壁之战时,东吴文臣劝孙权的意思。

刘伯温是坚决的鹰派,他建议提出投降或者想逃的都该斩,他说: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刘伯温主要职责是给朱元璋打气,其实,朱元璋那种牛人不需要刘伯温给他打气?他只是要借助刘伯温的嘴,告诫手下那些想逃想降的人。

刘伯温和朱元璋配合的很好。


大明建国。

因为配合战打得好,刘伯温被封诚意伯,这个爵位其实不低。

不是朱元璋核心圈的人,来的又晚,刘伯温还能获得高位,为啥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会的一门绝技,一般人不会。

刘伯温是大明王朝为数不多懂得天文学的人。

明朝建立,朱元璋也和很多皇帝一样要神话自己,这时候就需要懂天文学的人来帮忙,皇帝说自己是天上某颗星下凡,天上也得有那颗星不是。

这是刘伯温的主场。

公司草创时需要的是硬实力,需要能打硬仗的人,这时候徐达邓愈等人是最重要的骨干。

公司建立后,需要文化建设,需要各种图腾,这才是刘伯温等人的舞台。

建国六公属于雪中送炭,刘伯温等于锦上添花。功能不同意地位也就自然不同。

明洪武八年五月十六,刘伯温弥留之际,把自己所著《天文书》悉数交给儿子刘琏,嘱咐他:把这本书呈送给当今万岁,你等勿看勿学。

刘伯温太了解朱元璋了,大明王朝文化建设已经完成,以后的天地的解释权只有朱家只能是朱家人,刘伯温的后代如果还把持天文这门知识不放手,那真的祸不远矣。

刘伯温在民间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是他其实一直没有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刘备是个创业屡败屡战的人,走投无路,急需要有人给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

朱元璋却是个成功者,他不需要有人给他指路,他是那种前方若没路,自己就可以双手劈开生死路的牛人。

刘备手下人才凋零长期都是武有关张赵云,文有孙干糜竺。

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建立大明后为了不让这些人才给自己后世儿孙添麻烦,朱元璋杀这些人才都杀了十好几年。

后来刘伯温在民间逐渐高到和诸葛亮一样的地位,很大原因不是他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而是,在朱元璋造神的时候,需要刘伯温这么一个活神仙来当自己的吉祥物,向天下百姓证明自己皇位是天授的,连诸葛亮一样的半仙都来帮助自己。

后来在话本小说的加持下,刘伯温的活神仙形象越加深入人心了。



文:薛白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