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團中找出路:一個人像一個隊伍

最近經常聽說到單位要崩潰、行業不景氣的言論,大家找到了很多合理化的解釋,小到老闆性格缺陷,大到中國經濟形勢整體不行。這些解釋有些看起來有理有據,鏗鏘有力,但大家也只是事後諸葛亮而已,處在當局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一團迷。這種低落氣氛這幾天裏也影響了我,於是我陷入了沉思。我問了自己如下幾個問題:

如果單位崩潰行業還景氣我該怎麼辦?如果單位崩潰行業也不景氣我該怎麼辦?我的職業生涯還有哪些可能性?

如果單位崩潰行業還景氣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只能說明老闆經營不善。本來還有第二種可能性——我們生產團隊差勁的,可這幾年我們做了各種不同類型的項目,規模最大、最難、最遠、最趕的項目我們都做過了,和不同單位合作私下裏得到的反饋也是不錯的,所以團隊技術實力不至於有多差,至少不會差到導致單位崩潰。如果是老闆經營不善,換家單位換個老闆就行了,不是行業還景氣在嘛,換個地方做同樣的工作去,說不定還能加薪呢。當然也有可能我換到其他公司以後待遇降低,那就是我的技術實力差勁所致。那時候也沒得選擇了,是騾子是馬都得拖出去溜一溜了。

如果是老闆經營不善,但單位情況也不至於非常差,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的話,作爲老員工的我是有留着的權利的,那我是留還是去呢?我想我會去,我還年輕,需要在項目上鍛鍊。在清閒的單位裏只能是溫水煮青蛙,除非有另一種可能——我有空閒時間能讓我拓寬我的職業範圍,第二職業獲得較高回報足以忽略單位薪水降低。這種情況我放在最後討論。

如果單位崩潰行業也不景氣我該怎麼辦?

其實現在很多人擔心的事這種情況,現在隨便和一個業內從業人員聊到本行業的事情,他們肯定都會有一大堆吐槽,說得最多的三種情況是:總承辦單位截斷了項目來源,設計地位降低了很多;大項目都在大單位手上,需要長時間出差集中辦公;大單位招人門檻變高了,小單位啃大單位的骨頭。從大趨勢看,幾輪大基建下來,需要建設的地方都是偏遠地區和海外了,這較幾年前是一個大的變化,緊收的日子恐怕會是常態了。隨着計算機的發展、行業的發展,專業化智能化程度提高,設計週期縮短了,同樣工作量需要的人員減少了。大趨勢對從業人員來看是不利的。

但是,大基建怎麼可能會停歇呢,道路設計使用壽命是15年,修修補補總是會有的,隨着交通量變大,改擴建也是趨勢,所以項目肯定還會有的,只是較以前變少了。這樣兩種情況分析以後,可以預見今後只有水平較高的從業人員會在這個行業生存下來,其餘打哈哈的選手都會被淘汰。至於薪資待遇,較前幾年整體下浮也是大概率事件,本身也不是高技術行業,目前各種施工工藝都很成熟,設計只是一種程序而已。

如果我要繼續留在這個行業,只有提高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專業水平、業務能力都再上一個臺階,還有專業證書也要苦苦考取。要想留在這個行業並且混得還不錯,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當然能夠留在這個行業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我的職業生涯還有哪些可能性?

我曾經有一個念頭,我這輩子可能不會在需要大規模團隊作戰的領域取得什麼成就,爲什麼這樣講呢?我發現那些做實體的老闆,各方面能力比我優秀太多了,他們的學歷及背後的資源、交際能力、專業能力、人文素養等等都強於我啊。以我現在的見識,接觸處於紅利期的行業的機會非常少,我能瞭解的行業,幾乎都是充分競爭行業,如果我想脫穎而出,就得做得比他們好,好像又回到了讀書時代——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排名。那我還能做什麼?我可以做不需要太多人掌控的事,比如證券交易、專利研究、寫書、小買賣、把某項興趣發展光大等等。

中秋期間和朋友聊天,說起能做哪些副業的事,朋友回答說,他找了這麼多年,以他的眼光來看,是沒有什麼好的副業的。他也補充到,每個行業都有人賺錢,但是並不是每個人去做都能賺錢,別人賺錢可能是自身有一些你看不到的優勢。這個朋友在國企上市公司做到較高職位後處於半退狀態,最近這幾年主要精力都放在股票上,選擇做了我所說的一個人就能掌控的事情,一個人像一個隊伍。

今年年初開始,一直在找下限有限,上限無限的事情,偶然機會閱讀到了塔勒布的《反脆弱》,從他的書中瞭解到了期權(他自己從事過期權交易),一種金融衍生品。期權是花錢買入一個到期執行的權利,最大的損失是權利金,而收益是到期執行價與市價之間的價差,符合“下限有限,上限無限”的原則。當然,期權有很多玩法,很多專業術語,我也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我想把期權交易作爲畢生的職業,國外金融市場有很多品類的期權,個股股票、ETF、外匯等都有,國內目前只有上證50ETF期權,我現在瞭解的是比特幣的期權。

我非常同意收益=觀點×工具這種說法,期權只是一種工具,在交易之前,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而觀點就來自於盤感了,這些盤感由各類投資書籍和長期看盤形成。這樣分解下來後,我需要做的事情就變得多起來了——廣泛閱讀各類投資書籍、長時間看盤、頻繁交易並時不時的總結。我可以把自己打造成比特幣期權專家,這檔事前景很好,我一個人也能做。

思考下來,得出的結論是,我花少量時間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培養上一個臺階,我暫時繼續在本行業待着,我投入大量時間在期權的研究中,一個人像一個隊伍,消滅所有敵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