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爲魯迅的“兩棵棗樹”是經典,韓寒卻發文質疑,這是爲何?

                                             

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要將魯迅先生的作品移出課本的消息,雖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是這無疑已經成爲了一件事實。畢竟連朱自清先生那篇出名的《背影》都因爲故事當中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被建議移出課本。

                                         

爲什麼有人建議將魯迅先生的文章給移出課本呢?在這些人看來,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過時了,而且魯迅先生的批判性太嚴重,很多學生都讀不懂,甚至有一些老師都不明白魯迅先生作品的意思,所以還是移出課本比較好。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爲對魯迅先生的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誤解,就拿魯迅先生的那篇“兩棵棗樹”的文章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兩棵棗樹”這個橋段出自於魯迅先生的《秋夜》。

                                         

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在我的後院,你可以看到牆外的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便認爲這是一句廢話,因爲原文可以被替換爲:牆外的兩棵棗樹。

                               

                                         

                                     

                               

有些人改完之後,還沾沾自喜:這樣一改過之後,難道不顯得更加簡潔了嗎?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不要忘了,文學的本質並不僅僅在於文學的本身,還在於文學表現的現象與意義。

                                         

如果僅僅寫作文的話,那麼無疑,魯迅先生的原文確實是廢話,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但是魯迅先生可能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嗎?

                                         

我們分析這句話,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思考。這篇文章,魯迅先生的用意並不是寫秋夜,而是藉助寫秋夜抨擊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

                               

                                         

                                     

                               

因此很多專家認爲魯迅的“兩棵棗樹”是經典。

                                         

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新制度與舊制度交替的年代,魯迅先生以“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的描述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死氣沉沉。說得形象一點,可以這樣描述:我看見一個人做出這樣讓我喫驚的事情,看見另一個人也做出同樣的事情。

                                         

但是如果說直接寫:我看見兩個人都做出這樣讓我喫驚的事情。是不是缺少了一些韻味,不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當時的情景以及作者的心情呢?

                               

                                         

                                     

                               

要有對比才能夠讓人刻苦銘心,對於一件錯誤的事情,兩個人都做錯了,是不是讓人有一種很心寒的感覺呢?

                                         

不過一位著名作家並不這樣認爲,那就是韓寒。

                                         

在韓寒看來:說真的,誰知道魯迅寫我家門前有一棵棗樹,還有另一棵棗樹是什麼意思,可能什麼意思都沒有,自己想玩票呢,或者說寫了一棵以後忽然記起來還有一棵呢。反正我不敢斷定,因爲我不知道。

                               

                                         

                                     

                               

韓寒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魯迅先生這樣寫文章很沒有意思。

                                         

說句老實話,韓寒做出這樣的評價,讓人不得不覺得他的思想很膚淺。

                                         

雖然說韓寒在早期的時候確實是一個天才作家,憑藉一本《三重門》名震文壇,但是又堅持了多久呢?他憑藉文學發跡,後來喜歡上了賽車,再後來拍起了電影,他有多久沒有寫小說了?他爲什麼不寫了?這是一個疑問。

                                         

韓寒單單從魯迅先生的文章本身去評價,而忽略了作者創作的背景。做出這樣的論斷,恰恰沒有明白文學所存在的真正用意。

                                         

一位網友或許說出了韓寒文學水平的高低:韓寒的文章是小學水平,我看過,但他父親水平挺高,還有犧牲精神。

                               

                                         

                                     

                               

不得不說還是挺形象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