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黃金配角”、層次感以及編、導、演

缺乏動作

前幾日一個畫格,被友人提建議到“缺乏點動作”,友人非專業繪畫人士,但是此建議卻似乎給了我一個指路的燈。

最近對自己的畫,總有種打不起精神的倦怠感,覺得畫的越來越沒勁,但是其實本身這一個劇本、被多個友人好評、自己也感覺很好。這就是說,有了好的故事,怎麼又打不起精神來呢?

自友人提醒後,這個問題就似乎正式擺放在檯面上來思考了,這是個人壓力不足問題嗎?

這一格上,是缺乏動作的父女兩人的對話特寫,即是特寫,便本只畫兩人表情面部,但怎麼畫怎麼改卻始終不滿意,覺得缺乏一個“生氣”和“靈氣”,卻找不出原因始終。

缺乏動作?

可是我這已經有表情啊?是表情不夠強烈嗎?我本來不就是要表現表情嗎?

缺乏動作?

缺乏動作……

於是我添了一隻緊張的握住操縱桿的手到畫面前景,畫面一下子活了起來,語言似乎也生動了,畫面有了靈氣和感情,畫面有了層次感和一定的空間場,“感情場”也豐富起來——一切都活了。


編、導、演

以前一直不能夠理解爲什麼有的演員能稱爲“表演藝術家”、有的歌手能被稱爲“歌唱藝術家”,不理解不去作曲的那些鋼琴家……

現在似乎有些明白了——即使有了好的劇本、好的導演,一個真正好的作品仍然需要一個好的演繹者——甚至,任何一個環節上都可以呈現出好的創造力!

好的劇本,如果落到一個差的導演手裏,節奏就可能缺乏張弛對比、缺乏緩急對比,整個成爲了流水賬、雖然無味。

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如果落到一個不會演戲、無法融入真實感情的流量鮮肉演員那裏,就可能是呆若木雞的表情和動作,除了鮮肉們的瘋狂粉絲,誰看着都像白開水。

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成功融入自己的感情,就能形成良性激發,使作品上到新的高度。


層次、黃金配角

那隻手是什麼?

就像一個好的配角。

就像一羣負責任的努力表演好自己角色的羣演。

它的存在,緊張的握住的動作、強化了畫面的緊張氣氛,使主角的表情有了“落腳”處、有了應和。

而且畫面有了層次感,畫面有了空間縱深,不再單薄。

而且,畫者(我)的感情,在繪畫過程中再次得到深度投入(而不是寫完劇本就只剩下行屍走肉一般的純技術完成,那纔是真正難熬的),這樣的再創作過程才真正有趣、才真正能夠享受到樂趣。

層次,永遠的層次——畫面的層次、感情的層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