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門藝術

  這兩年,人們除了喜歡看抖音,也喜歡看喜劇脫口秀節目中明星們的“互懟”。據說,“吐槽”一詞來源於日本,最早是指日本的“漫才”,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相聲藝術。我最近也經常看“吐槽”類節目,倒覺得“吐槽”更類似於傳統單口相聲的“升級”版,無非是用娛樂的形式來“冒犯”事先打好招呼的明星朋友,假裝說實話,隨意揭老底。

  但這個所謂的“吐槽”,本質上是一檔節目,是徵得被“吐槽”者同意後的“戲謔”表演。否則,在網絡視頻中“吐槽”一個不知情者,其後果可想而知。

  人們都討厭自戀,可又偏偏自戀,“吐槽”就是對着人性中自戀的軟肋進行攻擊。“吐槽”現象代表了網絡娛樂表達的新形式,這種對他人說三道四、挖苦貶損的語言只要不是對着自己,誰聽了都舒服,這恰恰也符合人性的弱點。

  那麼,現實中,也有這樣“吐槽”他人的嗎?有。比如在我的家鄉,以前兩個好友一見面,往往不是先問好,而是開口互懟。當然,四周還要有衆多的熟人與朋友當觀衆。別看他們倆在別人面前互懟,其實這羣人中數他們倆的關係最鐵。這種民間的互懟在東北被稱作“哨兒”,像兩隻鳥兒用啼鳴“決鬥”。在當下的網絡上,搖身一變,就成了“吐槽”。

  生活中好朋友在大衆面前的互懟,也是人們彰顯自我存在感的一種形式,互懟就有觀衆,且能讓旁觀者開懷大笑。因爲互懟者彼此都放大了對方的缺點,這正迎合了看熱鬧者的心理,也滿足了互懟者自我表達的慾望。

  “吐槽”就是代替大衆對人性進行的一次次“審醜”,而且“吐槽”的對象大多是明星,是粉絲們平時追崇的偶像,發現他們的軟肋,矮化他們的形象,讓他們與大衆的對應點更多,這或許是觀衆看這類節目時感到開心、滿足的原因之一。

  “吐槽”是門藝術,笑對“吐槽”需要勇氣,明星在接受“吐槽”時,泰然處之,就更讓粉絲們喜歡。“吐槽”作爲一種話語形態的出現與流行,符合人性中審美的另一面——審醜。魯迅在《再論雷峯塔的倒掉》中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譏諷又不過是喜劇的變簡的一支流。”如今爲人津津樂道的那些“吐槽”,也不過是將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而且變得更“簡”,也更符合網絡傳播的規律。雖然它們無法和真正的喜劇藝術相比,但畢竟也讓許多人在生活的壓力之下,感受到了些許歡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