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不要再說“Be Optimistic”

敏感的人最容易在細微處鑽牛角尖,一句平常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有可能牽動情緒,然後將自己困錮在三尺方寸之間,不得抽身。


我有一個認識兩年多的外國朋友。他是中東也門人,在中國做電商生意。和他認識純屬偶然,能保持長久的聯繫全靠他的熱情和主動。

他是一個可愛的人。標準的中東長相,濃眉,大眼,超長的睫毛,每次和他視頻都讓我有想把他睫毛揪下來粘自己眼睛上的衝動。作爲在伊斯蘭教影響巨大的地區出生和成長的人,他深受伊斯蘭文化的薰陶,信奉真主,一日五祈禱,每年齋月忌食,熱切積極地生活着。

每次看見他問我“How are you”,我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和糾結。因爲我不知道要怎樣去回答這個問題。十之三四很焦躁,四五平常沒感覺,剩下的兩三天會感到開心和愉悅,這是我日常生活的節奏。作爲一個理科直女,毫無浪漫細胞,對甜言蜜語天生免疫的我,感受快樂的能力屬實不高,因此我總是糾結是否該如實回答這個問題。

誠實地告訴他“很一般、我不好、不開心”之類的,接下來就回收到他熱切的問候和毒雞湯的澆灌。他總是會反覆告訴:你不要和他人比較,要善於發現身邊美麗的事情沒有生病住院就要開心,這已經比世界上不少的人幸運得多;不要糾結於金錢,他認識很多有錢的人並不健康也不快樂;要永遠積極樂觀,不要想悲觀的事情……如此之類巴拉巴拉地說個不停。

我知道他說得很對,作爲一個朋友他很耐心地疏導和鼓勵我,這是我應該感謝的。但說實話,這樣的安慰讓我感到有負擔,有時候更刺激我的情緒變得更加不受控地抓狂。

因爲,道理我都懂啊!我懂得這些道理,卻依然做不到開心,過不上我想要的生活。

我們覺得難過從來不是因爲我們不懂得這些偉大的道理,而是這些偉大的道理在實際生活中、在遇見事情的時候就躲在後面,派焦慮、恐懼、無措、迷茫等這些情緒衝鋒陷陣,攪得我們自己烏煙瘴氣,最後丟盔卸甲。我們懂得擊潰我們的從不是事情本身,卻仍舊是情緒的奴隸,被鐵鏈錮禁手腳,負重低頭艱難地走。

每當看見這些標準地安慰的話語時,我總能感到言語的無力感。所謂的感同身受其實只是想象中的安慰,所謂的同理心也不過是稀疏的米湯,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他越是努力地寬慰,勸解我要積極開心,我越是感到孤單。這種人海茫茫,逆流而行的巨大孤獨感和壓迫感越是強烈。

3年前在越南的街頭,張燈結綵的街道上,人流不息。我摔得滿臉、滿身是血,獨自一個人在熙然的街頭穿過,耳邊是各種語言的談笑歡聲,卻沒有一個人感到我傷口的疼痛和內心的害怕。我所有情緒,撕裂的痛感、候診的無助、後知的害怕和無人傾訴的委屈,沒有人真的懂得,也沒幾個人真的在意。在那個時刻我就清楚地認識到,人生真的是一場獨自的旅行,旅伴固然重要,能將旅途變得有趣歡樂,但風雨真的只能自己扛過,痛也只能自己忍受。

我相信有愛能讓困難變得不那麼折磨,有情能讓傷痛得到轉移,但寄希望於情愛和他人終究也是一場賭博。你將自己的喜樂押注在另一個人身上,這並不是穩固的選擇。人嘛,還是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錢自己賺,自己的苦自己受,最終才能心安理得地說我值得所有的甜。

回到他那殷切的安慰,除了沒有實際效益的幫助外,我更怕我的壞情緒成爲他的負擔,怕自己會依賴上對他傾訴,將我們的友誼成爲壞情緒的垃圾桶。我期望自己能帶給別人以快樂,如果不能也竭力不給他人帶來麻煩。在友情這個天平上,我不希望自己得到的遠多於我所付出的,我所享受的一定與我能承受的相匹配,這是我的固執,亦是我的堅持。

前天,我終於鼓起勇氣和他說,請他不要再說“Be Optimistic、Be Happy"這類的話,當然也更會剋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少去引起這個問題的討論。懂得和做到之間的鴻溝,不是簡單的幾句鼓勵的話就能跨越。傾訴往往也不是爲了得到解決和理解,更多隻是想要被陪伴。無法解決,不能相伴,那就不要拿語言的蜜糖彼此空耗,相距千里的我們,還是歲月靜好更適合。

時常在路上看見成雙成對的人,互相依偎挽着手說笑,我真心爲他們感到高興,在注視他們離開後也大步獨自前行,我的人生路只在我的腳下,只容得我一人坦蕩昂揚地走。

大步向前,允許並接受自己的壞情緒,獨行亦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