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不要再说“Be Optimistic”

敏感的人最容易在细微处钻牛角尖,一句平常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可能牵动情绪,然后将自己困锢在三尺方寸之间,不得抽身。


我有一个认识两年多的外国朋友。他是中东也门人,在中国做电商生意。和他认识纯属偶然,能保持长久的联系全靠他的热情和主动。

他是一个可爱的人。标准的中东长相,浓眉,大眼,超长的睫毛,每次和他视频都让我有想把他睫毛揪下来粘自己眼睛上的冲动。作为在伊斯兰教影响巨大的地区出生和成长的人,他深受伊斯兰文化的薰陶,信奉真主,一日五祈祷,每年斋月忌食,热切积极地生活着。

每次看见他问我“How are you”,我都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纠结。因为我不知道要怎样去回答这个问题。十之三四很焦躁,四五平常没感觉,剩下的两三天会感到开心和愉悦,这是我日常生活的节奏。作为一个理科直女,毫无浪漫细胞,对甜言蜜语天生免疫的我,感受快乐的能力属实不高,因此我总是纠结是否该如实回答这个问题。

诚实地告诉他“很一般、我不好、不开心”之类的,接下来就回收到他热切的问候和毒鸡汤的浇灌。他总是会反复告诉:你不要和他人比较,要善于发现身边美丽的事情没有生病住院就要开心,这已经比世界上不少的人幸运得多;不要纠结于金钱,他认识很多有钱的人并不健康也不快乐;要永远积极乐观,不要想悲观的事情……如此之类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

我知道他说得很对,作为一个朋友他很耐心地疏导和鼓励我,这是我应该感谢的。但说实话,这样的安慰让我感到有负担,有时候更刺激我的情绪变得更加不受控地抓狂。

因为,道理我都懂啊!我懂得这些道理,却依然做不到开心,过不上我想要的生活。

我们觉得难过从来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些伟大的道理,而是这些伟大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在遇见事情的时候就躲在后面,派焦虑、恐惧、无措、迷茫等这些情绪冲锋陷阵,搅得我们自己乌烟瘴气,最后丢盔卸甲。我们懂得击溃我们的从不是事情本身,却仍旧是情绪的奴隶,被铁链锢禁手脚,负重低头艰难地走。

每当看见这些标准地安慰的话语时,我总能感到言语的无力感。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只是想象中的安慰,所谓的同理心也不过是稀疏的米汤,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他越是努力地宽慰,劝解我要积极开心,我越是感到孤单。这种人海茫茫,逆流而行的巨大孤独感和压迫感越是强烈。

3年前在越南的街头,张灯结彩的街道上,人流不息。我摔得满脸、满身是血,独自一个人在熙然的街头穿过,耳边是各种语言的谈笑欢声,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我伤口的疼痛和内心的害怕。我所有情绪,撕裂的痛感、候诊的无助、后知的害怕和无人倾诉的委屈,没有人真的懂得,也没几个人真的在意。在那个时刻我就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真的是一场独自的旅行,旅伴固然重要,能将旅途变得有趣欢乐,但风雨真的只能自己扛过,痛也只能自己忍受。

我相信有爱能让困难变得不那么折磨,有情能让伤痛得到转移,但寄希望于情爱和他人终究也是一场赌博。你将自己的喜乐押注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并不是稳固的选择。人嘛,还是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钱自己赚,自己的苦自己受,最终才能心安理得地说我值得所有的甜。

回到他那殷切的安慰,除了没有实际效益的帮助外,我更怕我的坏情绪成为他的负担,怕自己会依赖上对他倾诉,将我们的友谊成为坏情绪的垃圾桶。我期望自己能带给别人以快乐,如果不能也竭力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在友情这个天平上,我不希望自己得到的远多于我所付出的,我所享受的一定与我能承受的相匹配,这是我的固执,亦是我的坚持。

前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和他说,请他不要再说“Be Optimistic、Be Happy"这类的话,当然也更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少去引起这个问题的讨论。懂得和做到之间的鸿沟,不是简单的几句鼓励的话就能跨越。倾诉往往也不是为了得到解决和理解,更多只是想要被陪伴。无法解决,不能相伴,那就不要拿语言的蜜糖彼此空耗,相距千里的我们,还是岁月静好更适合。

时常在路上看见成双成对的人,互相依偎挽着手说笑,我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在注视他们离开后也大步独自前行,我的人生路只在我的脚下,只容得我一人坦荡昂扬地走。

大步向前,允许并接受自己的坏情绪,独行亦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