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易到文藝的覺解》

 

  數學的精髓在於一句話:一切在規律之中關聯,由關聯不難演繹出未知可能,由未知可能不難掌控可描述的變化,一切可描述的都在運籌之中!識別能力是很重要的,從知識點到題型的類的歸納需要的正是獲得這種數學邏輯的識別能力,是一種類的思維,如此才能把握常量與變量進而本質的矛盾關係,最終形成一種技能,這種技能就是數學語言的表達與推理能力,數學能力其實不外乎數學思想的技術化,數學思想的技術化在於明白一切都是人爲規定的,恰恰是這種規定蘊含了數學的思想實質,一種根本的邏輯真理!數學應用與數學歷史的還原是揭開數學神祕面紗的關鍵,數學的神祕性在於他的符號化,他的普遍意義!數學思想有常量與變量,變與不變的規律預設,整體化歸,分類討論,函數,方程與極限思想以及數形結合工具,絕對值與不等式就是一種分類討論思想,整體化歸思想的主要體現在代數式也就是公式定理之中,函數是變化的關係,方程是不變恆等關係,數軸方位向量座標系就是數形結合的典範,極限思想是把握宏觀與微觀大尺度的根本思想!數學邏輯有三,一是數學語言,二是數學能力,三是數學思想,數學邏輯則是這三者的生成環境,也就是數學應用與數學符號原理,數學通史的三重因素的融合!數學能力正是一種數據結構化處理與統計概率模型的運籌分析相結合的產物,也就是大數據分析與類比衍化的結合,其中蘊含着一種普遍結論的推導,沒有符號公式推演表達的能力根本就不能稱得上解數學,集合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符號表達與公式定理推演能力,他是把所有的情況都分類討論並統合在一起的,數學建模分析能力是一種頗爲重要的數學能力,整體轉化與化歸是數學思想的靈魂,數學思維之中蘊含着豐富的認知規律,這不僅是數學的認知神經,認知規律與認知心理結構的反映,也是建構認知模型的必要性所在,數學認知模型,題型方法的宏觀與微觀的系統方法論總結以及數學整體智慧的深度體認與領悟,把握了這三者,數學便能遊刃有餘,在你看來,數學與易經,內經一樣重要,不可分割,中西醫是一種模型,易經文字是一種符號系統,數學則是一種系統的理論方法,而地理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則是一種智慧根性,語文與語言則是使之有血肉的靈魂內核!解題能力的重新定義,就是一種在解題這一認識與實踐層面上的相對於知識的技能補餘,是知識本身的要素之一,是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天文,音樂諸藝術與編程設計交往則是對知識本身的賦能,數學知識可以忘記,但是數學思想是能深層滲透進你的意識層面的,數學語言也是不容易忘記的,數學模型同樣不會忘記,數學語言爲數學能力奠基,數學思想則是數學能力的昇華,而數學邏輯又是對數學思想的廣義推演,數與式的抽象的符號化演繹,一是抽象數式的符號化,一是幾何直觀的符號化,通過這種符號化揭示數學的形式邏輯本質,而關係不外乎不等與等量兩種,由此深入數學的根基即六大核心數學素養: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直觀想象與邏輯推理,此乃數學生成之本,而數學思想則是數學成長之養,數學思想不外乎整體化,分類討論,化歸法,數形結合,函數化,方程化,極限處理與歸納法等,然後便是數學哲學,數學哲學基於四大同一體:常量與變量,有限與無限,直線與曲線和直觀假設與抽象演繹,他們是數學的生成邏輯,但要通透把握數學,還需要把握數學的意識基礎,數學的意識基礎就是滲透於數學語言,歷史與文化中的一般觀念,時空是連續而間斷的,連續性在於時間的綿延變化,而間斷性在於空間的廣延參照,由此才產生了數與形,結構與變化的觀感,西方最早提出數學的是畢達哥拉斯,而對數學最高級部分的理解還是哲學,但這種哲學是分散的,並不集中,也就是靈感直覺的定義,並不是統一的哲學理念,這和中國的易經是一樣的,易經的理解也是分散的,但也具有集中性,只不過缺乏統一的集中性,對數學理解頗深的反而是物理化學生物,最深的則是數學,所以要研究西方哲學必須追溯到西方哲學的源頭即希臘諸賢,而對數學最實證化的理解則是計算機應用與語言應用,所以要理解數學必須能具備集成思想,才能一窺其實質!其實思維創新的實質就是建立直z觀假設前提的抽象演繹,而數學最深刻的思維亦在於此,唯有以易學觀數學,才能明白數學形式之中蘊含的人文內容,而同樣以數學觀易學才能領悟易學智慧之中潛藏的形式邏輯!無論對易學還是數學的洞悉都有深遠的啓發意義!

而數學與易學共同揭示的正是人文之公理,這一點在文學藝術上是深度暗合的!

  文學藝術創作的核心在於風骨,有了風骨纔會有靈魂,風往往是風格,而風格就是審美的個性取向和取材與主題上的格調,骨就是人格精神的彰顯,人格精神首先就是有秉性,真性,而後就是有理想追求,這兩者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傲骨與堅毅不屈的氣度所共同成現的一種超脫自由的存在境界與生命狀態,要麼是逼人振奮而激昂壯烈的精神力量,要麼就是一種婉約細膩的持久的美感,讓人回味無窮,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柔性的力量,從中可以收穫愛的感動,心靈共鳴的人性力量,一剛健一柔順,其力量的強度卻是不分軒輊的,相生互補的,而只有具備這種特質的文藝作品纔是最具美學意義的文藝創造!剛的力量往往易折,但如果善於變化就會無窮盡,正如頑強堅毅的意志若只是非理性的,那麼他就不會持久,但是若以理性支撐則必會長久,因爲非理性的意志容易在面臨挫折和遭遇困境時而動搖崩潰,但理性的意志反而會強化,更堅定,柔的力量往往是真摯赤誠的情感的支持,她需要的是體驗,可是一般而言,感性的體驗難以持久,只有超理性的體驗才能使之持久,正如宗教信仰的力量之所以持久就是因爲他把那種體驗超理性化了,他自覺建構了理想世界,往往情感都不會理性化,因爲理性化的情感是容易變質的,而超理性的情感會升華爲價值信念,這樣就會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無論遭受任何創傷和打擊,都不會改變他的情感取向,因爲家園的歸宿是至高無上的價值認同,他不是情緒化的一時起性,而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賴以生存的原根與源泉!所以人必然會堅信不疑!或者說本能地順從,這也是最樸素的,就算是遭受考驗,創傷和打擊也會堅信不移,因爲他生於它,長於它,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相!他反映的是萬物的底奧,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存在的本質,無上的信仰,最高的追求以及終極的歸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