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還給我

我們走入這個凡塵的時候是赤條條的,不着一絲一縷。不存在希望,不存在憂愁,不存在愛恨,我們原本是沒有思想的。

在我們第一聲哭泣的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身邊有了家人,知道因飢餓哭泣會換來喫食,因尿了褲子會得到重視,因爲傷心而得到安慰,我們最先表達的情緒是哭泣,是有所指望,有所依賴的。

後來,會笑了,會因爲人爲的逗趣而笑,慢慢懂得自己的微笑也能逗趣別人。於是我們互相取悅着,知道自己的笑容會得到喜歡,得到很多的愛,我們笑的不遺餘力。

再後來,知道了鬧脾氣,會去搶奪,去比較,知道別人拿着棒棒糖,我也要搶來嘗一嘗,知道去比較隔壁小姐姐的花裙子很漂亮,我也想要擁有一件。會去討好我們原本比較討厭的人,會去做很多原本不情願,違心的事情,會表面笑着,暗地裏不知道多麼委屈、多麼地不情願。也會把眼睛望向別處的風景,而忽略了近處自己的。

我們成長的路上,在別人的期許中,在自己對別人的期許中,活成了一個社會人,而我們自己是什麼呢?別人期許我們能夠品學兼優,期許我們恭順謙卑。期許我們事業有成,再大點就是有房有車有錢。我們對別人期許愛,期許認可和關注。那麼我們本來的自己又是什麼樣的呢?

我想,我們大可不必在別人的目光裏感到茫然,那些我們對別人的期望,也不過是想得到肯定,如何被別人肯定?千人千面,總有那個看不上你的人,所以我們犯不上爲別人怎樣。也大可不必爲相貌,身材,智商而去懊惱,每個人天生的使命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不要被外在給淹沒,遵循着自然的軌跡,迴歸到本來的我,化繁爲簡,我們總能看見最本真的我最真實的想法,做真正意義上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