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壩子

元音壩子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年輕的一代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我也是努力的想了又想,才依稀記得它原來的樣子。
忘了修電影院是什麼時候,只知道把元音壩子打上圍牆開始售票看電影的時候,因爲那天打了冰雹,所以取消了露天電影我哭了,與我同時哭的還有糧臺上那些老人婦女,只是他們是爲了減產爲了災害而哭。
曾經的元音壩子是我們兒時的樂園,玩耍的天堂,那是用泥土堆砌的舞臺,兩邊有石梯,舞臺右邊有道小門,裏面堆着雜七雜八的雜物,有歌舞表演的時候就是更衣室換衣間。舞臺下面就是平整的大壩,是大人開會,看露天電影,觀賞歌舞表演時,就是觀衆聚集的地方。
那時候好像根本就沒有滾一身灰會捱打的說法,只看到眼睛珠子轉也是常態,畢竟沒有學前班幼兒園,臺上臺下就是我們的天堂,只要不打架準時回家喫飯,大人們基本可以不用操心會丟,那時社會並不複雜。
元音壩子的左方就是區公所的大門,還是兩邊都有石梯,一般小娃娃都是難得進去的,因爲大人打過招呼沒事不準亂進去。張家就在對面坎下路邊,那也是我記憶中最大的堂屋門,至今腦海裏依舊存着門的樣子。
舞臺後雜物間曾經失過火,所以大人們就不讓再去那裏玩,打上圍牆前曾經在這壩子裏整整放了一個禮拜的電影,一次兩部,全區的放映員在接受考覈,那也是我記憶中最不可能忘記的事件,因爲後來我的綽號就叫“電影迷”。
元音壩子完結了那個時代的任務,打上圍牆開始售票看電影了,大人一張票八分錢,我不夠一米二當然免費,只是相對於這免票來說,我真的是不開心的,因爲再也沒了原來那壩子和舞臺,後來又砌成了石牆安上了凳子,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影院了,當然也保留了舞臺用作表演節目,只是有了高低感便沒了平視,總覺得就沒了味道。
現在故地重遊,電影院還在,只是也只是那牆的框架還在,早就沒了電影,而我給同遊的外地朋友介紹時,脫口而出的還是:“這就是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元音壩子”。
朋友不解,哪有壩子,明明就是一棟很大的石牆房,我笑笑說:這就是元音壩子,因爲它就是那個時代的符號,在我腦海抹之不去。
又及:張老師來信告知張天順說應該是叫做“衙門壩子”而不是元音壩子,或許是音節的關係轉了音,我想張六哥說的是對的,畢竟他的年齡和接受上輩口口相傳的勝於我因音而作,同時根據壩子所處位置而言,理應叫做“衙門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