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詩人有個約會

世上的詩人有許許多多,有在山水田園的陶淵明,有在煙波江登樓的崔顥,有在煙塵塞外的王之渙……他們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洗滌,爲我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去年立夏,我隨父母親前往張家界旅遊,在大巴車上,我讀到了一首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在路上細細的品這首詩,可是我卻不能瞭解陶淵明的內心,無獨有偶,在夜色深濃之時,在那山巒重疊之中,在那高山流水之邊,在那蒼老的盤虯臥龍的樹下,我看到了兩三抹菊花,菊花的花瓣上可見縷縷晶瑩的水珠,花瓣向內收攏,包圍着那可愛而靈巧的點點花絲。太可愛了,我忍不住替雨水抱了它,那菊花就在那生長着,悠然自得,瞬間,我好像看到了一身素衣的陶淵明,他就站在花旁,遠處是霧靄茫茫的山海,近處是水天一色的湖泊,陶先生採了一朵菊花,漫步前行,送我上青雲,我明白了“採菊”的含義,不是隱世而不聞世故,更多的是對自然、生命的敬重及熱愛,是的,那悠然南山,素衣青雲化成了陶淵明,化成了自然。

“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東坡居士的《定風波》中的詩句。一次我去了祁連山,若不是枯草乾枝,真不知這是三峽還是荒漠雪山,遠處黑山連着黑山,綠水連着綠水,我乘車前行,就以爲無路可走時,東坡先生總是微笑的看着我,他那竹笠蓑衣雖和這兒格格不入,但又好像渾然一體,就在我恍神時,那盤着山的小路出現在我的面前,他向我點點頭,又在雲端飲酒觀花去了,從汴京到三峽,從三峽到瓊島,人間煙火和他漸行漸遠,他有的還不單單是做飯的技能,不單單是品酒的口舌,不單單是寫文章的靈手,有的更是一種勇氣、決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看到的不是黃州的東坡肉,不是那豪氣沖天的文章。而是那無與倫比的勇氣,那正是我們要真正品味的,想到這些,我想站定在高山上,寫下“怕誰!一蓑煙雨任平生。”

之後,我去了許多的地方,認識了許多的詩人,在飛瀑下我見到了李白,在月影照映的霧江上,我見到了崔顥……每見到一個詩人,我都和他們約定,以後再有飛瀑、高山、明月、菊花的地方約會,一起渡步於江上,一起散步於青雲,我得到的,不單單是一個個珍貴的約定,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品格,一種在黑夜中閃耀的精神。我相信,這個約會一定會實現,和詩人們一起實現,一定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