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瞄準、再瞄準,然後開火


在精益生產的過程中,我們要現地、現物的解決問題。

對解決問題的理念與流程不要報任何先入爲主的觀念,要親自去觀察實際的作業流程,這就啓動了真正的瞭解問題的流程。

在確實的瞭解問題以後,才能詳細的解釋發生的情況以及問題,對此工作區、工作小組、顧客(後續作業流程)和公司的影響。

解決問題的首要條件是要判斷解決問題的益處,我們要把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來進行評估,先處理最重要的問題。

有些公司呢,在沒有清楚的瞭解情況問題的癥結點之前呢,就急於展開了改進的行動,完成這些改進的行動以後,又擬定了下一次的新的90天的計劃,這種短期的改善行爲就是,這裏改一點,那裏改一點,這種隨機改進往往針對的都是與實際問題無關的問題,改進的行動是完成了,但是沒有達到期望的結果,那由於改善行動是沒有明確定義的理由,幾乎可以保證無法長期維持改進後的效果。

因爲精益生產模式情況下,它是在一開始就瞭解問題階段,是非常的細心,一絲不苟的,認認真真的,這種反覆研究的過程是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

必須仔細的來進行研究思考,以瞭解問題的特性,對問題進行定義,然後評估這個問題可能對我們的客戶、員工以及公司會造成的影響,最後再決定這個問題是不是重要到必須投入到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它。

我們應該把解決問題流程中間的大部分活動用於徹底的瞭解問題的狀況,這樣才能專注於問題本身,而不是問題的症狀。

集中精力並有效的利用資源,才能以最少的努力實現較大程度的成功,這個就必須授予受到影響的所有人員與單位,能夠必須解決,此問題要達成共識,有共識才能共事,團隊纔會有戰鬥力。

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和費用來解決不重要的問題,在我們開始行動之前要審慎的考慮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性與價值,不要花一元錢去解決只值5分錢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跟其他問題相較之下顯得輕微,可以把這個問題交給受影響最大的個人和工作小組來處理,而不需要動用大型團隊或者管理層。

一絲不苟的檢查作業流程,以瞭解情況並提供或取得反饋的意見,要一問、再問、三問,歷經幾個回合的質疑,反覆的提問,這個就是“瞄準、瞄準、再瞄準”的過程,一再的質疑可以獲得有價值的發現,通過不同的檢查者也許可以發現新東西或者帶來新的觀念,由於避免了瞄準不正確或不太重要的問題,反而節省了更多的時間。

我們必須對問題進行一個分析,哪些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的有序深入分析的問題,哪些是會影響到個人團隊或者公司的績效,而去花長時間來解決的問題。

爲了避免過早地討論解決方法,並且是解決問題的流程的偏離軌道,可以把各種解決方法的公式先把它寫下來,例如說好這也許是個可能的解決方法,我不想遺漏你的構想,所以我把它寫下來,我們可以在稍後研究,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在討論他,不過現在我們應該專注的找出問題。

我們很容易把行動和效果給混淆了,問題的定義不準確或倉促的跳躍到解決方法或行動中,儘管可以促成行動,但是卻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如果你希望能夠實現最大的成效,就應該先專注於明確定義的問題,然後徹底的分析,才能獲得顯著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