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成共享住宿第二股,回顧國內民宿發展大事記

Airbnb上市的話題在被反覆提及了N次之後,終於在近日變爲現實。

12月10日,據外媒報道,Airbnb 首次公開招股上市將以每股68美元定價,估值爲逾470億美元,且於今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

Airbnb作爲共享住宿的鼻祖,從2008年成立至今,12年的時間修成正果。今天上市,卻也只能當“共享住宿第二股”的名號。從國內第一家共享住宿平臺誕生至今已有9年之餘,國內民宿市場的發展也實現了0的突破,國內民宿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2012年開始,國內第一批民宿玩家——途家、木鳥民宿平臺相繼成立,其發展歷程也在民宿的歷史長河裏留下濃重墨彩的幾筆。

筆者梳理民宿市場發展歷程,標記發展過程中的大事記,試圖勾畫出民宿市場發展脈絡,加深大衆對於民宿行業的瞭解和認知。

1、愛日租:國內首家共享住宿企業倒閉(2013年)

2011年6月,國內首家共享住宿企業在北京成立,起名愛日租。作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愛日租的發展順風順水,僅上線一個月後,就拿到了200萬美金的天使投資。

大概因毫無經驗借鑑,同時被順利衝昏頭腦。愛日租兩年內燒掉上千萬美元,但所收取的佣金卻難以維持運營成本。終於,在成立僅2年時間後,愛日租因爲資金鍊斷裂的問題,於2013年7月10日宣佈正式關閉。

愛日租771天的狂歡,留給整個民宿市場的傷痛與陰霾,需要資本市場和民宿市場共同消化,餘波久久不散。愛日租用血的教訓也證明了國內民宿市場發展靠燒錢模式走不通的鐵律。


2、Airbnb宣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

中國以13億人口的大國優勢,吸引着國外民宿玩家的覬覦。2015年,民宿短租的鼻祖Airbnb宣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本土化是其進入中國要做的頭等大事,但是Airbnb卻似乎並沒有迅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進入中國初期,Airbnb明顯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沒有中文客服,郵件溝通時效性差,支付方式只能選擇銀行卡……在經歷了訂單慘淡的教訓之後,Airbnb才真正開始本土化改造,於此,也纔算真正意義上打開中國市場。國外玩家在國內的發展之路並不順利,Uber是,Airbnb亦是如此。頻繁換帥,平臺投訴不斷,Airbnb的中國成長之路纔剛剛開始。

Airbnb進入中國,對當時的國內民宿市場來說,也並非壞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內民宿市場的發展進程。雖然Airbnb的本土工作還有許多提升空間,但值得一提的是,Airbnb在運營和營銷方式上不同於本土玩家,爲本土玩家打開了新思路。在中國市場,Airbnb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3、住百家:共享住宿第一股 (2016年)

成立於2012年3月的住百家,主要業務是幫助國內旅客提供境外旅行住宿服務。藉着消費升級的熱度,僅在成立4年之後,藉着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抓住旅遊住宿市場的紅利,順利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爲共享住宿的第一股。

但住百家所謂的C2B2C模式,就是不與實際房東簽約或接觸,僅僅通過數據抓取境外平臺的房源,然後加價賣給用戶。該模式雖然免去了對房源做資本投入,但房源品質控制和用戶服務體驗成爲影響住百家業務的重要因素,房態的更新速度、線下服務到位程度等都使得服務成本不斷提升,再加上承擔各類預訂退款和補償風險等,住百家高昂的服務成本、較低的毛利乃至鉅額虧損成爲必然結果。

連續虧損的住百家,雖然頭頂“共享經濟第一股”的光環,但終因虧損問題在上市後兩年時間就被停牌。反觀住百家的管理團隊、業務模式以及市場競爭程度,住百家的退市又似乎是命中註定。能否在對的時機順利上市,需要運氣更需要實力。


4、民宿史上併購大案: 途家與攜程、去哪兒的民宿業務合併(2016年)

2016年10月,途家網併購攜程旅行網、去哪兒網旗下的公寓民宿業務。 這是途家網半年來的第二次併購,同年6月,途家與螞蟻短租達成收購協議,後者成爲途家的全資子公司。

這次併購,是民宿史上的併購大案,而途家也借這兩次併購估值上漲,順利拿到E輪融資。

有得必有失。途家在這兩次併購大案的基礎上,實現了一家獨大,但是也慢慢失去了對途家的控制權。2019年2月,途家創始人羅軍正式卸任途家CEO,帶着斯維登出走。有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暗示着途家徹底失去了控制權。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年的巨型收購案,讓途家收穫了關注和高融資高估值,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也讓途家逐漸陷入資本漩渦。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博弈,總有一個佔據上風,想好到底要什麼,再做決斷。


5、榛果民宿:美團入局民宿市場(2017年4月)

民宿作爲舶來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引得巨頭入局,瓜分民宿市場的蛋糕。除了攜程對途家的佈局之外,還有一個巨頭直接獨立佈局,謀求多點發展,這個巨頭就是美團。2017年4月,美團點評正式宣佈上線住宿分享平臺——榛果民宿。

本地生活巨頭入局民宿市場,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美團來說,並非想燒錢來搶佔民宿這一紅海市場,更大的可能是爲了迎合資本。而從公開數據來看,酒店在美團的商業模式和利潤是最高的,酒店業務貢獻率基本都在50%以上,甚至高達80%。所以,從美團旗下的民宿與酒店對比來看,民宿未來獨立發展的可能性不大。

但從民宿行業本身來說,被號稱無邊界的美團入局,且與迎合資本掛鉤,至少說明民宿市場的潛力和估值還是值得期待的。


6、木鳥民宿率先走過盈虧平衡點(2017年6月)

作爲最早一批民宿市場的玩家,木鳥民宿CEO黃越在2017年年中會上正式對外宣佈,木鳥率先走過盈虧平衡點,爲整個民宿市場提振信心。

木鳥民宿是如何率先走過盈虧平衡點的呢?我們不妨從其發展歷程探究原因。成立於2012年的木鳥民宿,堅持走低調穩妥的路線,沒有大規模燒錢的黑客增長動作,投入主要圍繞產品和業務展開。黃越帶領木鳥穩紮穩打,深挖用戶和市場需求,正確佈局兩宿(四木民宿和網紅民宿)的戰略,幫助木鳥民宿迅速出圈,最終成爲率先走過盈虧平衡點的民宿平臺。“是金子總會發光”,木鳥民宿在紮實奮進之後,成爲2019年資本寒冬里民宿圈子裏唯一拿到資本融資的民宿平臺。

隨着短租民宿的資本熱潮褪去,投資趨於理性,在又一個資本寒冬裏,盈利纔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畢竟“手裏有糧”,才能“心裏不慌”。當然,投資人現在除了關注企業的GMV之外,ROI指標也是重要關注點,企業需經常自我審查。


7、首個民宿國標生效,民宿行業發展逐步步入正軌(2017年10月)

民宿行業發展至今,對標酒店的非標品民宿,依然有很多難以界定的標準存在。2017年10月1日,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正式生效,政府開始以官方姿態大力鼓勵民宿發展。這是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法令,讓長期遊離在灰色邊緣的民宿產業徹底告別了尷尬處境,有助於引導民宿行業形成發展新業態,也從側面印證國家對於民宿發展的重視與規範。

事實上,在國家標準出臺之前,木鳥已經開始試水四木民宿。“木”代表星級,是木鳥民宿首創提出的民宿等級標準,“四木”代表了民宿的軟硬件設施對標四星級酒店的標準。憑藉四木民宿,木鳥民宿成爲國內首家制定民宿標準的平臺,且早於國家標準的出臺,率先樹立行業標杆。

民宿國標重要性不言而喻,兩年之後的2019年,新版《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發佈實施,細化民宿標準,讓民宿品質更有標準可依。

未來,行業期待更多的國標出臺,國家的態度十分重要,民宿行業的發展也少不了國家的支持與規範,這是民宿行業長久健康發展的基石與保證。


8、綜藝帶火民宿,慢生活開啓民宿新時代( 2018年)

2017年因爲《親愛的客棧》《嚮往的生活》等節目,民宿+綜藝+慢生活的方式逐漸開始走進大衆視野。2018年,慢生活的民宿綜藝節目迎來爆發期,也將民宿這一住宿方式普及化。

與綜藝節目一起走紅的民宿,被賦予了一個新名字——網紅民宿,而網紅民宿的出現,改變了民宿的發展軌跡,也加速了民宿的前進步伐。

據《木鳥民宿2018年年度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是網紅民宿的爆發年,網紅民宿收穫了大批用戶。民宿房內的網紅元素爲房東增收,網紅民宿也成爲2018年當之無愧的網紅。

而後,2019年至今,網紅民宿從平臺火到抖音、火遍小紅書,成爲用戶選擇民宿的試金石,而民宿這一新品類也藉着網紅民宿火出圈,爲房東增收,爲房客帶來特色入住體驗,爲平臺迅速打開市場,成爲房東、房客和平臺三方的香餑餑,成爲整個民宿行業的焦點,爲民宿行業發展指明新方向。

最初的網紅民宿僅限於高房價的綜藝同款和莫干山民宿,現在的網紅民宿野奢和城市民宿各有分佈,同質化問題凸顯。網紅民宿逐漸走下高價的神壇,對民宿行業來說是,用戶有更多的體驗機會,網紅民宿的平民化也是其長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網紅民宿的面臨着同質化的難題,如何破局,纔是當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9、民宿卡江湖時代:民宿會員卡出現 (2019年)

2017年,民宿市場出現了首家民宿會員卡平臺——半邊山下,一年600元黑金卡費,連續三年每年免費入住10晚,訂房需提前預約並交付定金。彼時,勢單力薄的半邊山下,並沒有掀起太大風浪,獨自收割了第一輪韭菜。

直到2019年,如程、寄居蟹、趣悠悠、享築空間等一批民宿會員卡平臺出現,各種負面投訴消息蜂擁而至,這時民宿會員卡纔開始進入大衆的視野,也標誌着民宿卡江湖時代的到來。

在房源數量有限的前提下,會員卡銷售數量越多,無法滿足入住需求的矛盾也會越大,問題集中爆發之後,用戶對民宿印象不佳,對平臺怨聲載道。

天上不會白掉餡餅,只會是陷阱。不少人抱着薅羊毛的心態購入會員卡,最後卻因爲沒有機會入住白白損失一筆錢。

對於民宿平臺的這一亂象來說,傷害民宿新用戶,對民宿市場發展的不利影響十分明顯。對平臺來說,更加考驗其資源整合和房源議價能力,如何做到不傷害用戶又不賠錢,纔是會員卡平臺長久發展的根本之道。


10、疫情黑天鵝:絕處逢生的民宿行業(2020年)

今年年初的疫情,全民居家隔離抗擊疫情,讓諸多行業陷入停擺,尤以旅遊和住宿行業影響最嚴重。退單如潮,沒有收入,房東退圈,行業清零的傳言甚囂塵上。平臺爲了自救,相繼推出長租、團購預售等活動,幫助房東迴流現金,也讓房客享受預訂優惠。

五一訂單開始回暖,大衆的出遊熱情逐步恢復,同時,用戶的出遊偏好也在發生改變,帶火鄉村民宿的同時,用戶對民宿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疫情倒逼行業加速洗牌,爲民宿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從公開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各家民宿預訂平臺訂單恢復情況良好,令人欣慰。

疫情黑天鵝是把雙刃劍,倒逼行業提升品質,迎合用戶不斷增長的住宿需求。同時,疫情也給房東敲響警鐘,在經營方式和收益多元化上不斷思考和嘗試,探索新的盈利方式,讓民宿全面發展、快速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