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氣”

時值大雪節氣,陽氣藏於內,陰氣盛於外。冷冷的冬天,若有暖暖的問候,心裏便有溫暖。

何謂氣,字典上有多種解釋,說文解字上本義爲“雲氣”。後引申爲呼吸、氣度、精神氣質等。

《以心傳心》中闡釋,氣,主要偏於人格、心理這一面;質,偏重於生理這一面。

生理對我們整個的人生、生活、知識、心智和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越是成長到高級階段,身體對心智的影響越小;越處在成長的初級階段,身體對心智的影響就越大,大到幾乎起了決定性的因素。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心智水平、覺悟水平很低,幾乎就是一個“人形的動物”,那他的一切都會受到生理的影響,生理狀況可以決定着他的一切。

那麼,我們古人練功、修行講究要進入到“化境”之中。“化”什麼呢?化偏氣。

心氣偏高了,太傲了,把它往下放一放;心氣偏低了,提不起來的,要往上提一提。總之,把氣調節到一個最恰當的狀態,謂之“化”,化功,化境,化氣。“化”字貫穿在儒、佛、道修行的始終。所有人類的修行都是“化”,只不過化的對象不同:儒家化氣,化偏氣;基督教化罪,化原罪;佛家化業力,化業障。

總之,各化所化,核心都是一個“化”字。儒家的最高境界“大而化之謂之聖”乃化境,佛家的最高境界“成佛”又何嘗不是化境,只不過沒有用這個詞而已。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之境界更是在化境之中——整個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把身心融化、通化、轉化的過程。這也是整個人類的最高境界。

中國人對氣的理解是:氣是有生命的,有情緒的,相當於是一箇中間的媒介,能跟隨着我們的意識隨時轉換。

當能量提煉昇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成爲了意識,當意識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成爲能量,這就是“心氣合一,心氣不二”。

這是我們東方儒、道、佛文化幾千年來堅持的一個觀點:精生氣,氣生神,神生明;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氣聚爲象,氣凝爲人,氣聚成形,散則成風等等。

故而,氣聚,好比能量聚集起來一樣,形成一個個有形有相的物質,即我們眼睛看到的物理世界。但我們必須清晰的是,包括地球、太陽乃至銀河系等等在內的這些氣聚而成的物質都不是永恆的,有朝一日它們都是會分崩離析的。當它們消散了以後,會去哪裏呢?——氣散無形,消失了,又變回了氣,又變回了能量。這一點和現代物理學的解釋是完全一樣的。

人之爲人,都要爭一口氣,這個“氣”字蘊含就豐富了。每個人特質不同,境界不同,理想不同,他要爭的這口氣也就迥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學者的終極目標和理想狀態。在此引領下,有了杜甫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也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有了岳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