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間教室:她成了和她的父母一樣容易動怒的人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聊天,說本來答應這週末帶孩子出去玩,可是因爲要加班,臨時取消了,孩子傷心地哭了很久。

爲此他很慚愧。因爲他記得,小時候他的父母也總是答應給他買玩具、最後又反悔,他也會特別難過,並且暗暗發誓,以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定做一個說到做到的爸爸!

可是等到真的有了孩子後,他卻發現他會在無意識中,忽略對孩子的承諾,覺得只是隨口一說而已,孩子何必這麼當真。

孩子的哭泣,讓他看到了小時候那個同樣失落的自己。他感到很無奈,爲什麼自己會成爲和父母一樣的人?輕視對孩子的諾言,出爾反爾。

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我在安慰朋友如何去彌補的同時,想起之前看的一本特別有意思的書,叫《由內而外的教養》。

書裏面表達的觀點,和我這位朋友的感受,可以說是基本吻合。書裏面指出:你的童年經歷,正在影響你的育兒方式。

當你小時候被充滿鼓勵的話語包圍、被溫柔地對待,你長大後,大概率也會對你的孩子和善而有耐心;而如果小時候你的父母粗暴、武斷的對待你,那麼長大後,你也很難給你的孩子一個溫柔又充滿愛的避風港。

就像一次用戶訪談節目裏,出現的一個真實案例:

一位脾氣暴躁的女士,經常對孩子們發火。

有一次,在她又發了一通脾氣後,心情沮喪地整理衣櫃時,忽然從衣櫃裏掉出來一個破舊的筆記本。

她翻開筆記本,才發現這是她小時候的日記。她搬到新家後一直把日記本藏在衣櫃裏,因爲時間太久她都忘記了。

她驚奇地發現,日記裏很多地方都歪歪扭扭地寫着:今天又被爸媽罵哭了……等我以後成爲媽媽,一定很溫柔地對待孩子,不會輕易發火。

這位女士說她看到這些時震驚了,她的記憶瞬間拉回到幾十年前,在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總是被自己性情不定的父母斥責,就一個人躲到衣櫃裏寫日記,發誓等自己長大後有了孩子,一定要做一個耐心又和善的媽媽。

然而現實卻是:小時候的誓言很快被遺忘,她成了和她的父母一樣容易動怒的人。

所以大家聽起來,這像不像是個惡性循環?你當年被怎樣粗暴地對待,你就怎樣複製到你的孩子身上,讓孩子承受和你一樣的傷害。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一些負面影響,難道就像沉重的枷鎖一樣,永遠困住我們嗎?

其實不是的,《由內而外的教養》這本書裏,就給到了很多可實操的方法。

書裏面指出,爲什麼童年經歷,會影響到後來你對待孩子的方式呢?

因爲童年經歷會塑造我們的大腦,大腦決定我們的思維方式,而我們的思維方式又決定了我們的養育方式。

如果我們沒有深入理解自己曾經的經歷,沒有妥善處理自己童年時候遭受的精神創傷,那麼在我們跟孩子起衝突的過程中,創傷會被本能地激發,讓我們進入自動化的行爲反應中,就可能會忍不住對孩子做出發火、打、罵、吼等各種我們不想要的管教行爲。

而毫無疑問,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遇到親子矛盾的時候要怎麼辦?書裏面說,讓情緒暫停。

暫時停下來,先不處理任何事,做一些深呼吸,在深呼吸的過程中,體會自己的情緒,安撫自己的情緒。

等情緒穩定下來了,再去思考孩子爲什麼會這樣?他的需求是什麼?怎麼能夠換一種方式,滿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實在不能滿足,就讓孩子發泄完自己的情緒,然後纔跟他講應該怎麼做。

其實對小孩子來說,最需要的是爸媽懂他,理解他,他感到自己被重視了,他纔會願意改變自己,配合爸媽的一些要求。

我們常說小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複雜的情緒和想法。

那面對小孩子有看似無理的要求,我們就不能直接斥責“你懂什麼!”而是要理解孩子真正的意願。

給孩子耐心,花時間去懂他,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相反,居高臨下地對待孩子,是不可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的。

而且話說回來,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一個不重視、不在乎自己感受的人,這一點連我們這些飽經人事的成年人都這樣,更不要說心理稚嫩的小孩子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