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咱们握手言和

———发表于《辽宁青年》2020.11


吃晚饭时,儿子说想让我一会儿吃完饭陪他下盘象棋。

我说我不会下,另外还有很多事儿要做。

他说:“妈妈,你不会我教你呀!我负责把你教会”。

我问他今天作业做完没?

他说还有日记没写。

我说:“那你把日记写完了我再陪你下棋,如果下完棋再写的话,不知要到晚上几点了”!

他于是心情有些不悦:“我不知道写什么?”

“其实,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有很多事都可以写。譬如,你可以写今天早上咱们出去散步时,你看到听到的景象。”我耐心引导他。

“我不喜欢写日记写文章,也不知道怎么写。”他干脆地说道。

我按捺下性子继续引导:“咱们早上在外面散步,看到了哪些树?”

“石榴树、核桃树、葡萄树、女贞树、法国梧桐”,他答道。

“对啊,这些都可以写啊。我们还听到了什么?”我继续引导。

“蝉鸣、鸟叫”,他有些不耐烦了:“可是这些都写进去也不够两百字啊!”

“你还可以写小吃一条街、我们买菜等等呀!”我还是好脾气地引导。

“我不想听你说文章怎么写,我讨厌写文章!”我没想到努力教他写日记这么长时间,他直接甩出来这句话。

“我教你你还不想听,别人想要有人指导都没有!教你这么长时间,还说讨厌!我教你你不想听,你想要教我下象棋,我也不想学!”我的耐性已快被他磨光了。

“那我先教你下象棋,然后你再教我写日记”,他提出了他的条件。

我感觉不能事事顺从于孩子,尤其是在学习上,不能提条件,所以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想想你对学习的态度,我教了你那么久,你居然说讨厌,还烦我教你!你想想你这样做,我会答应你的条件吗?”我生气地说:“我到外面散会儿步。你自己在家吧!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安排吧!”

说完我就出门了。

我来到河边,无助和委屈涌上心头。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他的认可和赞同!想来这世间的大多数父母,都有过这样无奈和难过的时刻吧!

我沿着河边五味杂陈地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往回走。

心想着儿子可能还像以前一样倔强生着气。可是刚到楼下,就看到儿子骑着车过来了,他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写完日记下来骑了会儿车了”。

“哦,那就好!”我有些意外他做出的改变。

“来吧,咱们握手言和!”说完,他向我伸出右手。

这样的举动让我诧异又惊喜,他居然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了,而且是以这样智慧而大气的方式,没有谁向谁低头,不必去究谁对谁错,没有谁先原谅谁,只是都向前迈出一步,相互尊重和彼此包容,伸出手,握手言和。

我当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右手。

就这样,我们握手言和了!

不再去追究之前,又和谐相处了。

他写完了日记,我也在他的指导下用心地和他下了一盘象棋。

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这让我想起成人之间,在矛盾冲突之后,我们总是希望弄清楚到底谁对谁错,总是期望对方先低头认错,总是倔强地不肯承认自己有错。有的人总是被迫成为先低头求和的一方,但天长日久会心理失衡;有些人谁也不肯原谅谁,谁也不想先求和,所以采取冷战,采取对打,采取摔东西的方式,致使彼此伤害进一步加深,矛盾进一步升级,直到感情遍体鳞伤,终于无法挽回!

其实,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很正常,即便再相爱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矛盾。

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不同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儿子想出来的这种方式,让我看到了一种能保存彼此尊严,不伤害彼此身心,智慧大气、和谐共处的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式。

那就是,无论谁,都可以伸出手来说:来吧,咱们握手言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