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先生——一個時代的風骨》之——蔡元培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
先生千年來,也被冬焐過,也被秋殺過!
百年國史已有境鑑:
教育盛,雖戰亂紛爭,仍人才輩出,民力豐沛,國體向上。
教育衰,縱四海平定,歌舞昇平,也社會浮躁,未來迷茫,振興乏力。


蔡元培:只要培養一大批學子,國家就有希望。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國民教育部長蔡元培辭職出走法國巴黎。三年後,北京城又在一場亂局中更迭政權,做了83年皇帝夢的袁世凱在一片唾罵聲中病逝,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蔡元培受邀回國出任北大校長。

一個月後,蔡元培啓程回國。蔡元培給汪精衛的信中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的興趣在大學,大學培養精英人才,讓中國走向富強。這正是他教育救國的思想之基。

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在戊戌變法的政變中奇蹟般地存活下來。京師大學堂從誕生之日起就在風雨中飄搖,又經連年戰火,雖經嚴復短暫的改制,但之後還是墮落下去,成爲“培養官僚的搖籃”。

後世研究者說:沒有蔡元培,就沒有北京大學。

蔡元培本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思想入主北大,成就了蔡元培時代的北大羣星璀璨的局面!

蔡元培以其獨特的眼光、雄心和胸懷,彰顯了兼容幷包思想,爲北大創造了一個自由、民主、寬鬆的爲學環境,不惜一切。

北大的講堂上,不在乎資歷、年齡和學歷。創辦《新青年》的陳獨秀任文科長,李大釗先生爲圖書館主任,帶着小辮子的辜鴻銘爲英文教授,21歲的北大落榜生梁漱溟也在北大教書。蔡元培還從國外聘請胡適、錢玄同、周氏兄弟來北大任教。

蔡元培時代的北大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各處一方,他們政見不同,但都在北大講學問。

其中各種故事,如今成爲佳話!


未名湖畔,蔡元培塑像獨守着一片淨土,

無論歲月如何起落飛揚,沖淡了多少偶像色彩;

無論時間流水如何一去不復返,動搖了多少權威的根基,

既非權威又非偶像的蔡元培先生 ,風神依舊!

                      ——一北大學子的紀念

雲心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范仲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