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呓语

             

                          文/东军

                    (一)关于梦

    我有一个梦。常做。

    梦里,我将自己的人生演绎成了一场悲剧。绝美的悲剧。

    此前,我所有的人生只为这场悲剧准备。

    辉煌到达顶点时,我的人生戛然而止,生命悬崖式跌落,变成悲剧。

    会有一大批人,在我墓前流下眼泪。

    那眼泪是纯净的,高尚的,是我从内心所盼望的,会形成我人生的另一种辉煌,不朽的辉煌。

    那是只在英雄面前才流的泪。

    我渴望成为英雄。

    这就是我的梦。

  一个反复出现的,跟英雄和悲剧有关的梦。

                    (二)关于死亡

    我从心理上似乎并不多么惧怕死亡。生本就是为死做准备。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赴死的行动。对必然发生、不可逃避的事情,有什么害怕的呢?

    但我的确又很怕。我怕的不是死本身,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我怕自己死得太突然,死之前来不及说一些想说的话,干一些没干完的事。

    我更怕的是,我没死,活了很久,但我活在这个世上,跟风吹过、水流过一样,了无痕迹。

    所以,我在这个世上,要多说点话,多写点文字,多留点痕迹,以证明我来过,活过。

                (三)关于女儿

    我从没想过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会如此艰难。尤其是我的孩子。

    记忆中,从小学到初中,女儿尽管性格活泼伶俐,招人喜爱,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十分普通,令人意外的普通。

    父母在学习上当初都很优秀,女儿却如此普通,这在我眼里是不正常、不合理和难以接受的。 我一直盼着她开花,她却迟迟不开。

    时间似乎越来越紧迫了,机会不多了。我很忧虑,又很无助。

    我喜欢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喜欢跟孩子做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我不喜欢父母对孩子采取那种无微不至、密不透气方式的爱。那种爱,在我眼里,是一种剥夺。

    但我对孩子的爱,似乎又形成了一种放纵,让她变得散漫,对一切不在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是不是产生了偏差? 我会不会害了她?

    我不知道。

              (四)关于心愿

    多年以后,我希望女儿能好好读一下我留下的这些与她有关的文字。我希望她收获的不仅有感动,有反思,还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力量。

    我希望她能翻看我的QQ空间、微信、简书等一些密闭或开放空间里的每一篇文字。仔细品读我写给自己的那些文字,品味我当初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那些文字,是他父亲的成长记录。这些成长记录,能带给她足够的启示。

    我希望她能够通过这些文字,认清自己,认清父亲,认清她自己应当选择的人生道路和方向。

    我不希望她像我这样悲观,从骨子里悲观。我从小孤僻、沉默,她从小快乐、阳光。我俩不同。她的人生应当是属于快乐的,永远快乐,那种认清和穿透世间所有悲凉后仍清澈如水的快乐。

    这是我的心愿。

            (五)关于人生

    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不可避免。

    那么能否由此就说人生是一场悲剧和虚无呢?

    我认为不能。

    因为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以结果论意义,任何生命都没意义。

    既然意义在于过程,那么体验就很重要了。作为情感上的体验内容,喜怒哀乐就应是平等而珍贵的了。从不白活一场的角度看,各种情感体验得越深、种类越丰富越好。

    但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如此豁达,活不出海纳百川这样的大境界、大胸怀。

    我们总是渴望追求获得更多喜悦和快乐的体验,远离和减少恼怒和悲伤的体验。这是由人类几百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的。而现实中,又总是前者少,后者多,事与愿违。

    盼而不得,厌无可避,自然就容易演变成一种精神上的痛苦。于是人生,总体上就变成愁苦的了。

    人生是愁苦的,这就是人生的真相。

    认清了这个真相,你才容易接受现实,容易豁达,容易平静。最重要的是,你会变得积极和懂得珍惜。

    积极,是因为你有了改造不如意的动力;珍惜,是因为你知道了获得的不易。

    对于我本人而言,我承认我骨子里是一个悲观的人,但在对待当下的生活态度上,我又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人。

    悲观,是因为我一眼看到了生命旅程的终点;积极,是因为我如此热爱和留恋路上的风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