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謝謝你們讓我不斷的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一,有毒的父母,必須認識到解毒的重要性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在父親的棍棒底下長大,不論遇到什麼問題,直接棍棒解決。

棍棒底下出人才,是他家裏一脈相承的教育方法。

他剛剛結婚那會兒,妻子不聽他的話,他動不動就打她。兩個孩子不聽他的話,他也動手打,下手越來越重。打完之後,他自己又痛哭流涕。

他的女兒曾多次偷偷的向他妻子說:媽媽,如果你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非常支持你和爸爸離婚。

兒子則被他越打越叛逆,處處和他作對,這樣放狠話:你打過我多少次,我都記在心裏,長大之後我一定還給你!

有毒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難免不含毒, 嚴重的還的會毒上加毒。如果他們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去解毒,就會連害三代,甚至四代,五代。

《原生家庭》中說: 父母在我們心裏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

好種子結善果,壞種子結惡果。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心中確實有愛,卻用錯了方法,並且還不自知……

作爲子女的我們,不能一直控訴父母,更不能以暴制暴,要學會用新的療愈方法幫助自己從負面的父母關係模式中解脫出來,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恢復自信和力量,獲得幸福。

原生家庭當下普遍存在一種現象:父母以愛的名義,要求孩子和愛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並達到自己要求的結果標準。

電影《囧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媽媽對兒子的各種操縱,當事人不爽,連觀衆也不爽。通過種種對峙與化解,我們終於看懂了:最好的愛,叫做放手。

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唯有改變纔有未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可以這樣說,子非魚,焉知魚之痛。看上去的幸福,90%都被假象遮蓋了。原生家庭是我們無從選擇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子女的成長方式卻可以改變。

但,很多父母覺察不到問題的存在,總是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都是爲你好,不聽老人言喫虧在眼前,類似的言來要求子女順從。若是不從,便說你不乖,你不孝,你有了媳婦忘了娘……

有毒家庭的行爲模式,分爲下面的8種:

1.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他們認爲:我是你父母,做啥都是對的。哪怕他們錯了也不會承認。

2.不稱職的父母,沒有履行做父母的職責,推諉責任,還嫌棄孩子不好。

3.操控型父母,恨不得做子女的遙控器,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

4.酗酒型父母,常常藉着酒勁作出非理性的傷害子女的行爲,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陰影。

5.身體虐待型父母,用各種極端行爲對孩子的身體施暴,特別是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要不得。

6.言語虐待型父母,用尖酸刻薄的一言一語來虐待子女,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做人勇氣。

7.性虐待型父母,對孩子實施性暴力,遺傳上的因素也有,越早發現越好解決。

8.有毒的家庭體系,他們要求每個家庭的思想和行爲都是一致的,不允許任何自主和獨立。

有毒的父母總是用固定思維去看問題,甚至把子女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年幼的子女, 在思想和行爲上都沒有發育成熟,難免不受影響,常常會被有問題的父母,帶成有問題的孩子。

基於這樣的難題,就有人大代表提出:父母也需要持證上崗。有人雙手贊成,有人瘋狂抨擊,有人不聞不語……

書中說:把正面的自我感覺建立在別人的看法上,就等於是把自尊心交到他們手裏任其擺佈。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未成年的孩子。所以,《原生家庭》的作者讓很多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人看到了希望。

哪怕是成年的子女,回過頭來看這本書,也唏噓不已,因爲他們曾受過傷,有的人有了更美好的人生,有的卻還在原生家庭的陰影裏爬不出來……

三,擁抱你內心的孩子,無條件的愛自己,相信自己

妹妹和妹夫結婚時,妹夫就明確的指出了原生家庭的帶給他的傷害。無論妹夫的母親說什麼, 妹夫都不理會,並且他讓妹妹也不要理會。

妹夫說:“我媽的各種性格缺陷我都跟你說了,她說什麼,你笑笑就可以了,不用放在心裏。爲了不傷害到你,我一直會在前頭替你衝鋒陷陣。”

七年下來,妹夫說到做到,妹妹亦不去計較,落得皆大歡喜。

這種應對策略,不完善,卻能改善。按照書中給我們的治癒方法,再補充一下,會更好的修復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

第一,充分認識到父母的性格缺陷,要告訴他們,並且讓他們求得子女的原諒,只有這樣,原諒纔有意義。

很多父母,把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當做噱頭,會讓子女一次一次的在原諒陷阱裏絕望。任何人有情緒,皆是由於需求得不到滿足。只有說出問題,梳理情緒,纔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頑固的父母,面對真誠想改善親子關係的子女,也會有服軟的一天。

第二,適當的和父母保持距離,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在父母眼裏,孩子永遠是孩子,他們總有一種操作子女的優越感。越是這樣,子女越要保持警惕,只有你能完全的養活自己,不用朝他們手心向上時,你纔有獨立自主的選擇權。但是,保持距離,並不等於斷絕關係,只有各有所悟各有所改,才能彼此和解。

第三,擁抱自己內在的孩子,無條件的相信自己,愛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哪怕父母再愛我們,他們也會用錯方法,也不一定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

張德芬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和自己的內在對話,凡事多向內求,讓心靈和身體慢慢地找出答案,愛便會在傷口上開出屬於自己的康乃馨。

第四,自我界定,要擁有獨立的認知系統和價值系統,不再爲父母的錯來懲罰自己。

子女可以少一些反應,多一些迴應,儘量避免以暴制暴的尷尬,用理性的分析讓父母知道自己的立場。很多時候我們愛到心破碎,就是激烈反應在其中起了反作用,而沒有真正的迴應。

第五,直面父母,不要恐懼,給他們寫信或者面談,告訴他們自己受到的傷害,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記住,我們不要控訴他們,變被動爲主動,從負面影響中跳脫出來。

學會對自己負責,是重中之重,對不可能避免的被動痛苦要坦然接受,對可以改善的主動痛苦要積極的修復。哪個人身上不是帶着一身傷活着,只有真正的愛自己對自己負責,纔是最好的向陽而生。

第六,如果你實在是太過痛苦,走不出來,一定要尋求心理醫師的援助。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們要藉助外力,讓自己得到治癒。

讓他們幫我們正視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和自己和解,跟世界和解,最後才能打通人生幸福障礙,走向人生最高處。

總結:沒有完美的家庭關係,只有不斷改善的關係

每當爸爸控訴媽媽的不是,妹妹再來添油加醋,我就會說:沒有完美的家庭關係,只有不斷改善的關係。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作爲父母,應該開放思維,不要拿着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不要老覺得自己是父母,要學會和子女做朋友。愛不僅是一種感受,更是一種行爲,父母的所作所爲都是子女的鏡子。

作爲子女,要學會用成長型思維看待親子關係,不能一味地控訴父母,也不能一直在父母的陰影下生活,要敢於拆掉思維裏的牆,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溝通,讓父母也領略終身成長的好處。只有你有改變的慾望,他們纔能有所改變。

但願每個活在父母掌控下的孩子,都能夠早日的掙脫出來,活出真正的自我。也願每一個爲孩子操碎了心的父母,學會放手,學會正確的愛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