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打过40多次胜仗的拿破仑,他的领导之道是什么?


棕棕的原创n+22篇

全文约3300字

预计阅读7分钟

标签|领导力

这篇文章适合什么样的人?

想拥有影响力的人

想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

想打造杰出团队的人

之前分享了针对自身和对待他人的八条领导力法则,今天分享最后重要的四条:优先次序法则,舍得法则,尊重法则,镜像法则。

01

优先次序法则

为什么给自己的工作轻重缓急排序很重要呢?

可以用北宋文学家苏辙在《上皇帝书》中的这句话回答: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就是说:主持全局谋划大计方略的人,必须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去驾驭纷繁的事务。

作为领导者,地位越高,所面临的事务就越多。有效处理纷繁复杂事务的秘诀就是:把握好整体,分清轻重缓急。

对此,大家耳熟能详的应该有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即把事务按照重要和紧急的程度放入四个象限。

多花时间做“重要的事”,少花时间做或不做“不重要的事”(不论它是否紧急)。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优秀的演说家、教育家博恩·崔西提出的“吃青蛙”法则。

找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们就是你必须吃掉的“三只青蛙”。

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青蛙,不要长时间盯着它看。

如果你必须连着吃掉三只青蛙,记得要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筛选找出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先去完成最难的那件,并且立即开始行动,而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除了按照重要性选择之外,对于如何筛选三件事,作者还提出了一个3R原则:必要的份内之事(Requirement),物质收益高的事(Return),带来精神满足的事(Reward)。

优秀的领导者常常能找到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能力欠缺的领导者则会舍本求末,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战争时期,很多将领在打跑敌军后开始攻城占地,掠夺财物,建筑防御工事,这就是不懂得优先次序的表现。

比如拿破仑的妹夫缪拉将军。缪拉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一场战役中,因为意图占领奥地利军队放弃的维也纳城,而违抗了拿破仑让他继续追击奥军的命令,结果使法军整整耽误了两天。在战争中,时间是何其宝贵!如若没有歼灭敌人,夺到一个空城又有何用呢?

可见,拿破仑比缪拉更加懂得优先次序法则。

大约两百年后,毛主席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的第三条就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包括毛主席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也是同样的意思。

歼灭敌人力量和获得人民支持才是战争中处于优先地位的大事。

然而,分清主次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不断实践以上的“四象限法”和“吃青蛙法,”直到慢慢形成直觉。

在你熟练运用优先次序法则之后,可以将经验传授给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让自己的领导力再上一层楼。

02

舍得法则

其实,之前提到的授权法则和优先次序法则中都有与“舍得法则”有重合的部分:舍掉一部分权利,将其下放给他人,你就能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更忠诚的下属;放弃一部分琐事,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时间,然后将其花在关键任务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没有“舍”,就没有“得。”对于领导者而言,尤其如此。

你永远需要比追随者们舍弃更多,这样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而不是为你的成就心生嫉妒。

放眼古今中外成就伟业的领导者:大禹为治水离开新婚的妻子,三过家门而不入;马丁·路德·金为民权运动舍弃安定的生活,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钱学森为回来报效祖国而放弃留美权利、荣誉头衔和可观收入。

还有法国皇帝拿破仑,他在执政时期特别拼命,舍弃了休息、娱乐时间,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在三年里所处理的事务比那些国王在100年里所处理的还多。最终他将法国各方面都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和无数将军士兵和平民的爱戴。

若不是他们愿意比别人舍弃更多,牺牲更多,又怎么能取得如此成绩呢?

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得好:“你失去的一切,会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而你所得到的一切,也必须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

除了愿意舍弃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金钱、荣誉外,领导力还要求你敢于舍弃事业中的“拖油瓶。”

亨利・ 福特是汽车业革命性的创新者,也是美国企业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但是,由于他曾经不愿舍弃或改造自己设计研发的T型车,将近20年只生产这款车,1927年才不情愿地推出新一代A型车,导致其市场占有率持续下跌,仅仅只有17年前的一半多一点。

如果福特当时懂得与时俱进,敢于及时舍弃或改造T型车,那么也不至于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愿意舍弃和不愿舍弃的事物,作者建议列出两个清单:一个写上为了有所“得”,你愿意“舍”的事情;另一个写上你不愿意为了进步而舍弃的事情。

要考虑哪张清单上要包括健康、婚姻、亲子关系、经济等要素。

03

尊重法则

为什么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到法国时只带了一千多名官兵,却能推翻波旁王朝,东山再起呢?

因为他仍然受到自己曾经的将军、士兵、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面对庞大的镇压队伍,拿破仑张开双臂独自迎上前去:“士兵们,你们谁想打死你们的皇帝,开枪吧!”

然后,士兵们一个个的放下了枪,双方士兵互相拥抱欢呼。

这就是尊重法则的极致体现。

如何获得追随者的尊重呢?

可以参考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的这一席话:在21世纪的今天,你如果想成为领导者,必须拥有两样东西:能力( Competence)和品格( Character)。

也就是说,人们愿意尊重和追随能力强于他们、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拿破仑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位领袖。

就能力而言:拿破仑具有极强的军事天赋,一生参与过六十多场战役,打赢了五十多场。不仅如此,他还很有政治与外交天赋。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与很多国家签订了和平协议,将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就品格而言:他任命将军不问出身,只看才能;他对待士兵平易近人,不装清高;他了解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和平,并为之努力……

这样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怎么能不让人愿意追随呢?

如果每个人的领导力都能用分数衡量的话,就会像数学家安德烈 ・ 韦伊说的那样:“一分的人追随与自己相当的人——或者,如果可能的话,追随比自己更好的人。二分的人跟从三分的人。三分的人跟从五分的人。”

所以,想要提高领导力,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追随,就要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培养自身品格。

04

镜像法则

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正是这些细胞促使我们模仿他人,理解他人的意图以及体会他人的情感。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领导者必然是众人的焦点,他的一言一行都比普通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行为习惯,其威力都会成指数倍增。

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电脑公司的全盛时期曾经说过:“真正的领导者身体力行。”

因此,利用好镜像法则以身作则,便可以提高我们的领导力。

在阿尔柯拉战役中,拿破仑军队是劣势一方,伤亡惨重,甚至被迫退兵,将军拿破仑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

只见他高举着国旗冲在了士兵们的最前方,督促部队再次冲锋。他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士兵们再次冲锋陷阵时更加气势汹汹,最后居然扭转了战局,攻占下阿尔柯拉桥!

反之,如果拿破仑高喊冲锋,自己却躲在队伍的最后面,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同样也会遭到士兵们的效仿,然后必然成为战争中失败的一方。

打胜仗是一个好愿景,作为军队领导者的将军必须要把愿景变成现实。如何把它变成现实呢?通过对愿景的有效示范,也就是“身先士卒。”

根据镜像法则,懦弱无能的将军会带出贪生怕死的士兵,骁勇善战的将军才能带出无所畏惧的士兵。

在团体中,你希望追随者们怎么做,那么你怎么就做给他们看。

试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你言行一致吗?

你无私付出不计较吗?

你自愿承担更大的责任吗?

你面对危机时冲在最前线吗?

……

你的答案决定了你的领导力大小,决定了你的追随者会怎么做。

你是否从曾经领导过千军万马的拿破仑大帝各种事迹中获得一些启发呢?

最后,你需要完成一个小任务:

①写下你的人生三件事,每月、每周、每日三件事,为它们排序。

②写下你想要得到的事物,为此愿意舍弃的以及无法舍弃的一切。

③写下你在能力和品格上的优势劣势,可以询问周围的同事朋友。

④写下你希望追随者拥有的品质和做出的行为,反思自己是否以身作则。

希望我们一起在修炼领导力的路上越走越远。

小结:


【书籍评分】

豆瓣:7.2分

微信读书 :7.6分

图片

【重要概念】

优先次序法则

舍得法则

尊重法则

镜像法则

【小练习】

写下你的“舍得清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