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的阶段性学习感悟(时间节点20201221)

今年9月开始正式订购混沌大学的APP会员(之前一直用伙伴的),断断续续的时间里,把李善友的一阶段的“第二曲线”的8个模型给看完。

基于用文字输出的因素考虑,在边打字边思考的过程中,给自己留下一点新的感悟。

第二曲线的8个模型是:组合创新、单点破局、错位竞争、低端颠覆、组织心智、第二曲线、分形创新、战略杠杆。内容讲的非常好,也心思好好的把每节课的练习给用心答了。恰巧结合年末的覆盘梳理,也渐渐从组织的创新,结合个人的发展变化做思考。具体为:

一、认知的变化

1、个人也强调“第二曲线”的变化,不断的学习新内容,像狗熊掰棒子似的拿了又丢,还不如结合“组合创新”四个字,思考自己认知里已有的内容,划分模块,思考组合的可能性、连接性。

旧要素的新组合,一个小小的变化,可能会让自己产生事半工倍的效果。

例如,减肥效果慢,强调单一运动,变化为组合运动,变换形式可以提升扛疲劳;饮食+运动的组合,绝对让效果更明显。

修改阅读的方式,用新的组合“花时间选好书+提问阅读+五星阅读法+输出分享”等组合,放慢读书的节奏,更多的用于提问、思考、分享、收获等。

2、个人脱离组织心智的对抗。

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围绕流程、业绩等已经固化的KPI,发现自身的思考和行为边界,及其容易受到工作中潜移默化影响的不好心智的影响。

有必要区分个人的心智边界,以及组织的行为模式,从中分析其中的优劣,可以用流程化的思维强化和建立良好的运动、阅读、爱好习惯,但限制性的边界思维,特别需要自己注意。

自身心智模式的发现和认知,也需要在逐步的发展中得到变化,好的保留,差的心智或者拖延的状态,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充分用好时间管理,提升自己的效率。

3、不是选择更多,而是选择当下最想要的

从2020年的年末覆盘完成情况来看,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想要得很多,很散,但执行的效果却发现,更多的选择和目标,并没有让自己取得好的效果。

也因为过于考虑长远,最近反过来想的问题“不做这个,会不会对当下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一项项目标对应后,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否”,那就意味着有些选择当下并不需要。

有一本好书《当下的力量》,纳入自己的阅读清单了。需要更关注当下想要的、最想要的三件事是什么,想清楚为什么想要,需要投入多少时间、以及各类预算。

值不值得长期投入,是不是三年后,自己也想要的,是的话,分阶段完成。

二、漫长的破局之路

1、围绕当下,困扰自己的点是哪一个模块。自己在这个模块的破局中,有哪些想法?

2、不提倡自己做得更多,而是提倡自己做得更专,借助“单点破局”的思维,构建行动规划和反思记录,哪怕2021年也无法破除职业发展的困局,但起码也让自己的思维有提升、认知有精进。

3、自身的第一曲线已经进入瓶颈期,那就意味着选好方向后,围绕目标前进,都会是脱离深坑的一种进步。

4、P=F/S。用个简单的物理公式,找到突破点,减小受力面,加大压力,会有不一样的压强。

5、记住,最想要解决的,必须围绕当下。

6、保持微笑、保持阳光、保持温暖的形式风格。

三、复利的思维

1、想清楚每天分出时间要做的事情,会不会产生复利。结合“分形创新”的概念,Z=Z^2+C,当下花力气想要做的事情,是否有小的成果,是否会形成累加?

2、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弱,记录也很差,在接下来的日子,需要培养3个小的微习惯,做到“行动->记录->反思->改善”的闭环。

3、减少非效益时间的消耗,必要的时候,得把手机的一些非常用软件卸载,如购物平台、抖音、门户网站等。Kill Time的模式选择,需在下一阶段做好梳理。

4、不要比较,头脑中加入成事的比较、效果的比较、优劣的比较后,会降低自身行动的可能性。

四、相信时间的力量

1、围绕自己想做的,能做的,特别愿意做的,在时间的积累上,不断产出,相信时间的力量,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2、在自己做不好的方面下功夫,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行动和收获,先开始,再不断完善。

3、相信覆盘的力量,在时间、覆盘、反思、记录的行动下,进行时间的投入。

以上,是自己在当日看了混沌大学的视频后,花30分钟的小思考和感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