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筆記來自《傳播學概論》第2版 許靜

12.1 國際傳播的開端

1835哈瓦斯通訊社;通訊社環形聯盟ring alliance;

1837莫爾斯電報;英國與其殖民地;國際電報聯盟ITU;

1877貝爾電話公司;1885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1901馬可尼無線電;泰坦尼克號+1912美國無線電法。

12.2 戰爭、廣播與宣傳

美國的公共情報委員會CPI;1927拉斯韋爾《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宣傳其控制手段;

蘇聯1917列寧宣佈蘇維埃政權成立的演講=無線電宣傳史上最早的公共傳播;1925蘇聯發出最早的短波廣播;

1927美國廣播法案radio act 1927;

納粹德國+戈培爾+黑色宣傳;英國白色宣傳;

冷戰+美國之音VOA。

12.3 現代化與發展傳播

1950年代出現了現代化和發展傳播學理論,其假設包括1現代與傳統的不相容2直線式演進3與發達社會交往4諸方面一起發展;

1958勒納daniel

lerner 《傳統社會的消失:中東的現代化》中東地區人們接觸媒介尤其是廣播,大衆媒介是mobility

multiplier,解構中東傳統元素。

施拉姆1964《大衆媒介與國家發展》,人的現代化、人力資源現代化;

1979伊朗伊斯蘭革命,傳真機錄音帶與傳統清真寺集會結合=反西方現代化的伊斯蘭傳統意識形態取得勝利;

發展傳播學只重視GDP、出口經濟增長等經濟指標+發展中國家精英代理人;

1970年代依附理論+文化帝國主義批判,世界傳播新秩序運動。

12.4 從依附理論到文化帝國主義

依附理論=拉美結構主義+伏爾塔多;西方馬克思主義+沃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中心邊緣;

文化帝國主義=赫伯特席勒1969《大衆傳播與美利堅帝國》=第三世界對美國傳播技術與投資的依賴=電子入侵=破壞傳統文化;

媒介帝國主義=巴雷特=媒體的所有權、結構、分配、內容受他國媒體利益的實質性外在壓力。

12.5 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

1955萬隆會議,獨立自主發展原則;

1973第四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阿爾及爾宣言》=開端;

1976《關於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197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麥克布萊德任主席1980《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最終報告;

但美爲首的西方認爲新秩序只是蘇聯授意,仍然倡導新聞自由和自由市場;教科文組織因爲英美退出後財政困難而讓步。

12.6 全球商業傳媒系統的形成

20c80-90s放松管制=>1984里根open

skies, AT&T拆分;媒體收購與合併;車輪銷售模式;忽視公共領域與公共責任。

12.7 全球公民社會

跨國知識行動網絡;全球治理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