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我爲什麼一直不買車吧 買房比買車更急迫 買車的消費長尾效應太長了 買車使用價值越來越低 我想保留隨時炒掉老闆的自由

其實從大四開始,我就計劃用第一年的工資買輛BYD熊貓汽車,還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很多同學。幾年過去後,同學再次相聚時,還記得這事的同學問我,敏敏,你買車的錢攢夠了吧。

“嗯,第一年就夠了,但是我的想法變了。我不買了”。這個想法的改變很堅挺,馬上10年了竟然沒有改變。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聊一聊我的邏輯。

買房比買車更急迫

我在畢業的2011年,那時南京的房價漲了一波,大概是從2007年的4000-5000上漲到了8000,之後在2012年每年都在漲,直到2015年上漲到25000。

當時,我是很想在南京買房的(這個想法是在我一次在回老家的火車上遇到一位小姐姐分享她買房的事情的),但因爲上班前兩年的工資都給老家了,沒有積蓄。我嘗試找同學借過,但是,各種原因吧,沒有借到錢。現在想想是我當時還錢能力不足所以同學沒有選擇借我。

當時竟然沒有找有錢同事借錢,一方面是自己沒有認真去借過,另一方面不願意找同事借。(我當時是幾個玩的好的同事中最窮的)。

雖然啓動資金不足,但是我一直的想法是先買房後買車。這件事在下面一件事上得到了加強。在南京時一次大學同學喊我去她和男友住的地方玩。去了發現他們有舍友,那位舍友看起來多金,還有車。但是我們閒聊期間竟然發現他沒有買房。當時他的車子大概有17-18萬,其實可以在南京買一個小戶型的。之後的事情是,南京的房價在2016年漲到了4萬,聽同學說她的舍友最後也沒有買房。很可惜!但是機會不會再來。南京房價上漲這列火車他沒有趕上。

買車的消費長尾效應太長了

顯然,買車不是一次性消費,而是有長長的長尾效應。即從你開始擁有車開始,你就每個月需要支付大概2500左右的支出,作爲保險、停車費、加油錢等等支出。一年下來在西安大概是2萬。

我們來算另一筆賬,每個月一個四口之家的生活費,買菜1000,物業費電費水費等加起來500,其他支出500,那就是每個月生活開支在2000。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買車後的每月固定支出是一個四口之家的生活開支。

如果遇到經濟不景氣,比如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暫停,家中經濟支柱突然公司倒閉、裁員等情況發生時,經濟來源斷了,但是車的費用還是需要每月固定輸出。這筆錢很可能是經濟不景氣時一個家庭的生活費。

買車使用價值越來越低

像我在省會城市,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的趨勢下,買車使用價值是越來越低了。不論是公共交通的四通八達,還是打車軟件的興起,都完美的解決了出行問題。

出行問題解決方案可以是買車,也可以是城市公共交通+網約車。

我想保留隨時炒掉老闆的自由

來說說我最想幹的事,快工作10年了,依然在還房貸的我,有時工作不順時特別想fire老闆。而這份自由我想爲自己保留。

多想說句髒話,去你XX,你被開除了。想想是很過癮呢。雖然大概率我不會這麼做,但是保留自由的權利,是我爲自己工作、主動工作的底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