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诱拐》:看似恶作剧般的事件,实则隐藏疾走孤独坚强意志

为何说冈嶋二人写的《99%诱拐》只有99%而没有达成100%,想必是因为在两次绑架案件中,只有一人伤亡,还是因为自己无意淹死,实可谓没有丝毫损伤的恶作剧案件。绑架勒索撕票这些言辞在刑事案件中,本就是令人闻风丧胆措辞,但是时隔近20年,两个案件都与金钱利益挂钩,而更明显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致使一个少年儿童为父报仇雪恨,这不免让读者我深觉心寒,即使没有伤亡也让人慨叹人情世俗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这样一个悬疑推理小说中,居然没有想要的人性摧残,没有伤亡痛楚,确实不像此类作品风格,然而意料之外的是,一系列事件背后,被操控的居然是疾走的孤独和坚强的意志。


五岁时,慎吾被父亲公司的同事绑架并勒索五千万,这对当年的父亲着实是两面为难,好在最终孩子平安回来,多年后,同样一名男子溺水而亡,身边还是当年的五千万金条,这其中有何渊源,又牵扯到哪些人情世故。冈嶋二人在《99%诱导》一书中,通过悬疑探案的手法,配以三十年前设想的高科技断案手法将常见的绑架案件阐释的令人无比纠结。


我们常说父债子还,也深知子承父业等思想,父子之间的情谊是能够抵挡住所有艰难险阻,五岁的慎吾没曾想过自己的命是父亲牺牲梦想得来,如若不是被有心人士有机可乘,又怎会让父亲壮志难酬抱憾终身以至于逝世都无法释怀。当年的案情,警方也没有抓捕到犯罪分子,可是对慎吾父亲却是有着无法消匿的影响。作为儿子,理所应当,为父亲找回公道。而多年后又一起绑架案件,皆跟当年的些许人有关。究竟背后指使者是谁,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我们读者可以肆意进行揣摩。


在《99%诱拐》这本书中,我很是诧异成书于30年前的这本书,居然在绑架案件中用到了很多当今世界的高科技手段,实在难以想象这些技术在当年来看,是有多么的轰动。每一起案件都是情有可原,无论初衷是什么,是恶作剧也好,是爱恨情仇也罢,终究不过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看完《99%诱拐》这本书后,我着实明白了对于所有人而言,壮志难酬的忧郁,如果没有慎吾父亲的整整3本笔记,慎吾也不会策划后续活动,更不会有系列绑架案件的影响。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一生心愿被他人破坏,最终抑郁而终,作为儿子,慎吾是称职的,作为设计了这一系列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绑架案件,他也只不过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99%诱拐》并不是100%,所以完全可以逃脱法律制裁,只不过要看最终谁输谁赢,有机会我也要重新看这本书,让智慧的光芒闪耀我内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